
金屬燒焦,石頭熔化。形容天氣幹旱酷熱。《文選·劉孝标<辯命論>》:“ 放勛 之世,浩浩襄陵; 天乙 之時,焦金流石。” 李善 注引《呂氏春秋》:“ 成湯 之旱,煎沙爛石。”
“焦金流石”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該成語字面指金屬被燒焦、石頭被熔化,比喻天氣極度幹旱炎熱,連金屬和石頭都難以承受高溫。
出自南朝梁代劉孝标《辯命論》:“天乙之時,焦金流石。” 此句以誇張手法描述商湯(天乙)時期的酷熱氣候。
例句參考:
“持續數月的旱災使大地焦金流石,連耐旱的植物也枯萎了。”
《焦金流石》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金屬變熱時發出的焦躁聲音,以及石塊破裂時發出的聲音。
《焦金流石》的拆分部首是火(火,火]), 金(钅)和石(石,丆)。它總共有21個筆畫。
《焦金流石》一詞最早見于《左傳·襄公二十七年》:“敢懼台榭之焦金,堂上人之流石乎?”這句話形象地描述了焦躁與破裂的情況。
《焦金流石》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焦金流石》。
古時候《焦金流石》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相似,沒有太大的變化。
1. 他在火前鍛煉已經鍛煉得焦金流石。
2. 這個驚心動魄的瞬間令人感到仿佛聽到了焦金流石的聲音。
3. 這場劇場火災發生時,人們可以聽到焦金流石的聲音。
1. 焦躁(jiao1 zao4):形容内心不安或急躁的狀态。
2. 金屬(jin1 shu3):指具有較高的導電性和熱導性的物質。
3. 破裂(po4 lie4):物體因受到巨大力量而斷裂。
1. 火樹銀花(huo3 shu4 yin2 hua1):形容烈焰高漲、繁星點點。
2. 雄壯(xiong2 zhuang4):形容氣勢雄偉、豪邁。
1. 安甯(an1 ning2):形容平和、安靜的狀态。
2. 完整(wan2 zheng3):形容沒有破裂、碎裂或缺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