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乳缽的意思、乳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乳缽的解釋

[mortar] 研缽,臼。硬質材料制成,通常呈碗狀的小器皿,用杵在其中将物質搗碎或研磨

詳細解釋

研細藥物的器具,形如臼而小。 宋 洪邁 《容齋四筆·雷公炮炙論》:“癥塊者,以硵砂、硝石二味,乳鉢中研作粉,同煅了,酒服,神效。” 宋 朱熹 《乳餅詩》:“清朝薦疎盤,乳缽有真味。”《西遊記》第六九回:“醫官聽命,即将八百八味,每味三斤……并乳鉢、乳槌之類都送至館中。”《紅樓夢》第二八回:“我沒法兒,把兩枝珠花兒現拆了給他,還要了一塊三尺上用大紅紗去,乳鉢乳了隔面子呢。”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乳缽是傳統研磨器具的專稱,指一種底部呈圓弧形的小型容器,配合同樣材質的杵棒使用。該名稱源于其形制特征與研磨動作的關聯性——"乳"字在古漢語中可指代"研磨"動作,"缽"則為容器類器皿的統稱。

從器物結構分析,乳缽多采用陶瓷、瑪瑙或青銅材質制成,内壁經過特殊處理形成粗糙表面以增強研磨效率。其直徑通常在10-30厘米之間,深度較淺便于操作,這種設計符合《考工記》中"圓者中規,方者中矩"的造物原則。

在應用範疇上,乳缽主要見于三個領域:①中醫藥材炮制,用于粉碎根莖類藥材;②煉丹術實踐,見于《道藏》記載的丹藥制備流程;③傳統顔料制作,敦煌壁畫顔料研究顯示其曾用于礦物顔料研磨。

曆史演變方面,商代青銅臼杵可視為乳缽雛形,至宋代《天工開物》已明确記載其制藥用途。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特别強調"凡合丸藥,用乳缽極細"的工藝要求,印證其在藥物制備中的關鍵地位。

相關術語體系包含"研缽""藥臼"等近義詞,但嚴格意義上的乳缽特指帶配套杵棒且器壁有紋飾的專用器具。該定義在中國科學院《傳統器具考》中有詳細辨析。

網絡擴展解釋

乳缽是一種傳統研磨器具,其含義和用途可歸納如下:

  1. 基本定義
    乳缽指研制藥粉的容器,通常由硬質材料(如陶瓷、石料)制成,形狀略似碗狀,需配合杵使用。英文對應詞為"mortar",常見于醫藥、化學領域。

  2. 結構與功能

    • 器形特征:形如臼而小,底部無殘渣設計,便于研磨後收集粉末
    • 操作方式:通過杵在缽内搗碎或研磨物質,如《紅樓夢》描述需"乳缽乳了"藥材
  3. 應用場景
    主要用于中藥制備,如《西遊記》記載太醫使用乳缽、乳槌處理八百餘味藥材。現代實驗室也用于研磨化學試劑。

  4. 文學印證
    多部古典文獻記載其用途,除上述作品外,《查字典》例句顯示其研磨過程會産生工具磨損痕迹。

該器具至今仍在傳統醫藥領域使用,體現了古代制藥工藝的智慧。如需查看具體古籍用例,可參考《西遊記》第六十九回及《紅樓夢》第二十八回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拜摺子罷女驫驫璧台沖飙垂穎出群才翠圍珠繞蹈厲奮發導語雕甿丁銀對證頓棄耳孔法警法治鋒石負慚拂衣浮藻敷藻趕子借勢精魅畸重畸輕客家苦熬困慰連尹列公林下梨筒寐寐門眷莫可奈何木魚書内常侍杷梳篇題錢刀錢封牽連輕騎青味全數曲師入境腮腺啬刻攝篆守邊宿士缇缦佗發怢愉婉妙憸夫相校鹹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