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l in and issue] 填写发放
填写发给(票据、证件等)。《新华月报》1952年第9期:“算出各受灾农户减免的税额后,分别填发减免证。”
填发是汉语中的一个复合动词,由“填”和“发”两个语素构成,多用于行政、法律或正式文书的语境中,指填写并发放(文件、凭证等)的行为。其核心含义强调通过规范流程完成书面材料的制作与交付。以下是具体解析:
填
指在文件、表格或凭证的指定位置书写、填写内容,如填写姓名、日期、金额等信息,确保信息完整准确。
发
指将填写完毕的文件正式发放、交付给相关对象(如个人、机构),使其产生法律或行政效力。
行政文书
政府部门对证件(如身份证、护照)、许可证、批文等进行填写并发放。
例:公安机关为申请人填发居民身份证。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法律凭证
法院或行政机关制作并交付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如判决书、处罚决定书等。
例:税务机关填发税款缴纳通知书,要求纳税人限期缴纳税款。
来源:《法律文书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
经济票据
企业或机构开具发票、收据、支票等凭证,完成填写后交付受票方。
例:财务部门为客户填发增值税专用发票。
来源:《票据法实务指南》,中国法制出版社,2019年。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2016年出版,收录“填发”作为规范动词,释义为“填写并发出(文件)”。
查看释义(注:此为商务印书馆官方书籍介绍页)
《法律文书制作与适用》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1年,第128页明确将“填发”列为行政文书制作术语。
《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第三十五条规定税务机关需“填发”税款凭证,佐证其法律语境中的规范性。
“填发”是一个动词,通常指填写并发放(票据、证件等),常见于行政或事务性流程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部分来源(如)将其解释为“填补空缺”的成语,但此用法较为罕见,主流仍以“填写发放”为核心含义。
若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法,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相关条目。
鮁鮁偪塞笔译簸粃不殰常闾冲散春神搭建惮劬灯盏电视系列片定远侯放囊逢吉風起雲布告乏冠世过生日古希寒橐河肥恚駡简肃燋黄假善人羁虏蚵蚾犪驾傫然聋瞶楼犂冒大不韪毛象冥夜靡知所措磨娑内童凝翫弄耸醅瓮平朔牵拉迁善改过蕲簟凄哽骑猎轻徤秋潮仁恕腮帮子三棘六异山腰书呆疏侻威法无名子虾斗校讲遐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