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立辟的意思、立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立辟的解釋

制訂法律。《左傳·宣公九年》:“ 孔子 曰:《詩》雲,民之多辟,無自立辟,其 洩冶 之謂乎?” 杜預 注:“辟,法也。”《韓非子·飾邪》:“當 魏 之方明立辟、從憲令行之時。”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立辟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為确立刑法或制定法律,特指統治者通過立法建立國家法度。以下從語義、典源及用法三方面解析:


一、核心釋義


二、典源與文獻依據

  1. 《尚書·康诰》(傳世文獻最早用例)

    “王曰:外事,汝陳時臬,司師茲殷罰有倫……汝陳時臬事,罰蔽殷彜,用其義刑義殺,勿庸以次汝封。”

    此段記載周公命康叔在殷地“立辟”(建立法度),需參照殷商舊法但取其合理部分。

  2. 《詩經·大雅·闆》(周代立法思想印證)

    “價人維藩,大師維垣。大邦維屏,大宗維翰。懷德維甯,宗子維城。無俾城壞,無獨斯畏。”

    強調德法并治以固國本,與“立辟”的政治邏輯相通。

  3. 《荀子·性惡》(理論闡釋)

    “古者聖王以人之性惡……故為之立君上之勢以臨之,明禮義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罰以禁之。”

    直接指出“立辟”(起法正、重刑罰)是應對人性之惡的必要手段。


三、用法與語境特征


參考文獻

  1. 《尚書正義》(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毛詩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3. 《荀子集解》(中華書局新編諸子集成)
  4. 張晉藩《中國法制通史·第一卷》(法律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立辟”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釋:

一、基本釋義

“立辟”指制訂法律,其中“辟”通“法”(讀作bì),表示法律、法度。


二、出處與文獻依據

  1. 《左傳·宣公九年》
    孔子引用《詩經》中的“民之多辟,無自立辟”,杜預注解“辟,法也”,強調在民衆行為混亂時不宜強行立法。
  2. 《韓非子·飾邪》
    提到“當魏之方明立辟、從憲令行之時”,反映戰國時期魏國通過立法強化治理。

三、字詞解析


四、例句與應用


五、近義與關聯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背景,可參考《左傳》《韓非子》等典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安車骨爆玉米花碧粼粼餅錠裁什超幽成說癡憨大徧點火鬥南一人阿房宮發膚風土馴化粉嘴改革夠戗官師估倒海沸江翻鶴天弧度回歸熱京氏學精娴寄奴鹫嶺酒逸卷雲絶交蘭味流别留盼陋曲麻辭銘感濃集配列潛苞橋墩傾惑全始全終人物志人心散散兒深靓沈實沈重世變搜尋螳螂奮臂他人騰雲天罰推檢文柏小築西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