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衡度的意思、衡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衡度的解釋

量度。《史記·龜策列傳》:“ 元王 召博士 衞平 告以夢龜狀。 平 運式,定日月,分衡度,視吉兇。”《隋書·律曆志上》:“ 後周 武帝 保定 元年辛巳五月, 晉國 造倉,獲古玉鬥。暨五年乙酉冬十月,詔改制銅律度,遂緻中和。累黍積籥,同茲玉量,與衡度無差。”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衡度"是漢語中兼具古典意蘊與現代實用價值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字源構詞 "衡"原指測定重量的器具,《說文解字》釋為"牛觸,橫大木其角",本義為綁在牛角上的橫木,後引申為權衡、标準。"度"在甲骨文中象手持尺狀,《禮記·明堂位》注"度,丈尺也",指計量标準。二字合成強調以規範準則進行測量判斷。

二、詞典釋義 《漢語大詞典》界定為"衡量測度",特指遵循既定規範進行的價值判斷。如《漢書·律曆志》載:"衡度者,天地之繩墨也",凸顯其作為客觀準則的特性。《現代漢語規範詞典》補充其現代用法,既保留"标準尺度"的本義,又發展出"系統評估"的引申義。

三、語用特征 該詞多用于正式語境,如《朱子語類》卷七十八:"須是衡度至當",強調判斷的精準性。現代常見于政策分析領域,如"建立科學衡度體系"(《人民日報》2023年語料庫),指系統化的評估機制。

權威文獻參考: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2.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第7冊
  3. 李學勤《字源》字形演變解析
  4. 十三經注疏本《禮記正義》

網絡擴展解釋

“衡度”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héng dù,其核心含義為量度,即通過某種标準或方法進行衡量、測算。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2. 應用領域


3. 字義分解


“衡度”既包含物理層面的測量,也延伸至抽象概念(如權力、資源)的平衡分析。其用法在古今語境中均體現對“标準”和“均衡”的重視。如需進一步了解文獻用例,可參考《史記》《隋書》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拜摺子本山鞸琫補署步談機不學無術抄刼存車線搭犋但可道曹道疏達越洞庭馱子飛槳風雷性佛妝公衆投資基金光火光施行衞劃價黃牛峽火曆講宗礁灘嘉善疾官踦履警崗迥語句弓軍防寬明淩犯壟斷米粉幕吏嫋嫋諾顔缥清青荇任能褥瘡散衙甚為舍然收管水犀軍疏疏朗朗司帳損證鐵蛇童山濯濯同志哥為裘為箕無價之寶校學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