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失正的意思、失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失正的解釋

(1).謂失其正道。《穀梁傳·桓公九年》:“使世子伉諸侯之禮而來朝, 曹伯 失正矣。諸侯相見曰朝。以待人父之道待人之子,以内失正矣。内失正, 曹伯 失正,世子可以已矣。”《孔子家語·子路初見》:“ 孔子 曰:‘夫人君而無諫臣則失正,士而無教友則失聽。’”

(2).錯誤;訛誤。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石經》:“ 天寳 中,予在太學,與博士諸生共論經籍失正,為欲建議請立大 唐 石經。”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失正”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失去正道
    指偏離正确的原則或道德規範。例如《穀梁傳》中提到“曹伯失正矣”,意為曹伯違背了諸侯應有的禮制。此外,《孔子家語》也提到“人君無谏臣則失正”,強調君主若缺乏規勸的臣子,便易偏離正道。

  2. 錯誤或訛誤
    指文字、經典等内容存在謬誤。如唐代封演在《封氏聞見記》中讨論經籍的“失正”,主張校正訛誤以恢複經典原貌。

二、文學與曆史用例

三、總結

“失正”既可指抽象的道德偏離,也可指具體的文本錯誤,需結合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穀梁傳》《封氏聞見記》等古籍或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失正》的意思

《失正》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失去原有的正直和道德準則。當一個人失去了正直和道德标準,行為不端正、不誠信、不道德時,就可以用《失正》來形容。

拆分部首和筆畫

《失正》的部首是“失”,字形形象地描述了人失去的狀态。它的筆畫數目是5畫,包括了一橫、一撇、三提。

來源和繁體

《失正》一詞源于漢語,屬于現代漢語詞彙。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失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與現代寫法相比,有些許不同。具體而言,它的古時候寫法為「釀正」。

例句

1. 他曾是一個光明磊落的人,可如今卻已經完全失正了。

2. 那位政治家在選舉中放棄了自己的原則,顯示了他的失正。

3. 這家公司之所以陷入了困境,根本原因就是管理層的失正。

組詞

失去、失望、失業、失靈、失常等。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失德、背道、不正。

反義詞:堅守、守正、廉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