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祭祀。指繼承帝位。《詩·魯頌·閟宮》:“龍旂承祀,六轡耳耳。”《漢書·韋玄成傳》:“世世承祀,傳之無窮。”
“承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主持祭祀
指古代帝王或宗族領袖主持祭祀活動,體現對祖先或神靈的敬奉。這一含義源于古代禮制中祭祀活動的重要性。
繼承帝位
引申為繼承王位或統治權,強調權力傳承的合法性。例如《漢書·韋玄成傳》提到“世世承祀,傳之無窮”。
該詞融合了禮儀與政治的雙重内涵,既指具體的祭祀行為,也象征權力正統性,常見于古籍中對君主職責的描述。
承祀是一個含義豐富的詞彙,它可以表示繼承祖先的祭祀活動,也可以指代接受祖先傳承的責任和使命。
承祀的拆分部首是手和示,其中“手”部意味着與手相關的動作,而“示”部則暗示了儀式或祭祀活動。
承祀的筆畫數為10畫。
該詞彙來源于古代漢語,具有悠久的曆史和文化内涵。
在繁體字中,承祀的寫法為「承祀」。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略有不同,承祀可以寫作「承祠」。
以下是一個例句:
他作為家族長子,負責承祀祖先的祭祀儀式。
組詞:承擔、承諾、承襲。
近義詞:繼承、受托。
反義詞:背離、拒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