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息調的意思、息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息調的解釋

廢除戶調之稅。《三國志·吳志·吳主傳》:“ 陸遜 陳便宜,勸以施德緩刑,寬賦息調。”

呼吸調勻。《雲笈七籤》卷五六:“氣運息調,榮枝葉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息調"為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構詞法與古代典籍兩方面解析:

一、詞源解析 "息"在《說文解字》中訓為"喘也",本義指呼吸,引申為停止、休息之意(來源:中華書局《說文解字注》)。"調"在《康熙字典》中有"和也""適也"等十五種釋義,此處取協調、調節之意(來源: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二字連用構成并列結構,表達氣息調狀态。

二、典籍用例

  1. 醫學典籍《黃帝内經·素問》載:"呼吸精氣,獨立守神,息調而志定",此處指通過調節呼吸達到身心平衡的狀态(來源:人民衛生出版社《黃帝内經校注》)。
  2. 宋代禅宗典籍《五燈會元》有"坐忘息調,心月孤圓"之語,描繪禅修時呼吸平緩、心境澄明的境界(來源:中華書局《五燈會元校釋》)。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多用于特定專業領域,如傳統醫學、氣功修煉等場景,指通過控制呼吸節奏實現身體機能的協調。由于該詞未被《現代漢語詞典》《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收錄,建議專業領域使用時配合典籍引證以增強說服力。

網絡擴展解釋

“息調”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可分為兩類,具體解釋如下:

一、主要含義

  1. 廢除戶調之稅
    這一釋義源于古代文獻《三國志·吳志·吳主傳》,記載東吳大臣陸遜建議孫權減輕賦稅,原文為“寬賦息調”。這裡的“息”指停止、廢除,“調”即戶調(古代按戶征收的賦稅),合指減免苛捐雜稅以安民生。

  2. 呼吸調勻
    出自道教典籍《雲笈七籤》,描述修煉時氣息平穩的狀态:“氣運息調,榮枝葉也”。此處“息”指呼吸,“調”為調和,強調通過調整呼吸達到身心平衡。

二、其他引申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提到“息調”可引申為平息争端、調和紛争,例如通過溝通化解矛盾。但此用法在古代文獻中未明确出現,可能是基于字面義的現代擴展。

使用建議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三國志》及《雲笈七籤》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棒瘡八诏本源禀饩鄙言蠶要側心常平錢赤馬鬥酒百篇高會光源貫朽粟陳酣歌醉舞回倒賤恥見機而行街禁金牋奏曲金鄰究訪舉籍句決峻敞局天扣地開白恪虔苦口逆耳勞民費財流颷哩也波哩也啰鹿超鹿耳巾露拍魯語毛廁面湯末貨奶嘴,奶嘴兒旁枝末節屏着遣返惬情圻埒瓊笥柔靜珊瑚頂射禦飾詭室學庶吉士堂案天和田畯僞缪危橋違事物估象牀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