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生之信的意思、尾生之信的詳細解釋
尾生之信的解釋
尾生:古代傳說中堅守信約的人,他為守約而甘心淹死。比喻隻知道守約,而不懂得權衡利害關系。
詞語分解
- 尾生的解釋 古代傳說中堅守信約的男子。《莊子·盜跖》:“ 尾生 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陸德明 釋文:“ 尾生 ,一本作 微生 。”《漢書·東方朔傳》:“勇若 孟賁 ,捷若 慶忌 ,廉
- 信的解釋 信 ì 誠實,不欺騙:信用。信守。信物。信貨。信誓旦旦。 不懷疑,認為可靠:信任。信托。信心。信念。 崇奉:信仰。信徒。 消息:信息。杳無音信。 函件:信件。信箋。信鴿。信訪。 隨便,放任:信手(隨手
網絡擴展解釋
“尾生之信”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以下内容解析:
一、基本釋義
- 拼音:wěi shēng zhī xìn
- 本義:指古代傳說中名為尾生的人為守約而甘願淹死的故事,比喻堅守信約到不顧性命或現實利害的程度。
- 引申義:現多含貶義,形容人過于死闆、不知變通,盲目遵守承諾而忽視實際後果。
二、出處與典故
- 故事背景:
尾生是春秋時期魯國人,與女子相約在橋下見面。女子未至,河水暴漲,尾生為守約抱柱不離,最終溺亡(《莊子·盜跖》《史記·蘇秦列傳》均記載)。
- 文獻出處:
- 《莊子·盜跖》:“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 《史記·蘇秦列傳》引用此典,強調“信如尾生”的極端性。
三、用法與評價
- 語法功能:通常作賓語,用于批評不知權衡輕重的行為(如:“效尾生之信”)。
- 感情色彩:原為褒義,後逐漸轉為貶義,暗含教條主義色彩。
- 現代啟示:
該成語常被用來警示:守信是美德,但需結合實際情況靈活應對,避免盲目固守形式。
若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演變或相關典故,可參考《莊子》《史記》原文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尾生之信》的意思
《尾生之信》是指人在臨終前所說的話或寫下的信,也可以理解為生命的最後一段話或最後一次表達。
拆分部首和筆畫
《尾生之信》可以拆分為兩部分:尾(屍)和生(生)。
其中,“屍”是字的部首,表明了與屍體、死亡等相關的意義。
尾(屍)的筆畫為三畫。
“生”是字的部首,表示生命、活着等含義。
生(生)的筆畫為五畫。
來源
《尾生之信》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羅洪先所著的《創脾小品》中。該書是一部筆記體隨筆集,其中的《拟古今言别》一則,有“尾生之信、從人之言也”之文。
繁體
《尾生之信》的繁體寫法為「尾生之信」。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寫《尾生之信》時,并無标準的規定,所以不同曆史時期的寫法會有所差異。
例句
他在臨終前留下了一封感人至深的《尾生之信》,讓人們都備受感動。
組詞
尾生、之字、信件、臨終、留言等。
近義詞
臨終遺言、臨終寄語、遺言等。
反義詞
開生之辭、生前遺言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