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韬牙的意思、韬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韬牙的解釋

藏匿齒牙。謂不顯露兇相。 晉 葛洪 《抱樸子·嘉遯》:“若乃耀靈翳景於雲表,則麗天之明不著;哮虎韜牙而握爪,則搏噬之捷不揚。”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韬牙”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1. 基本詞義
    “韬牙”指藏匿牙齒,比喻收斂鋒芒、不顯露兇相或攻擊性。該詞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隱藏實力或威懾力,保持低調狀态。

  2. 出處與例證
    最早見于晉代葛洪的《抱樸子·嘉遯》:“若乃耀靈翳景於雲表,則麗天之明不著;哮虎韬牙而握爪,則搏噬之捷不揚。”此處以“韬牙”描述老虎收起牙齒和利爪,暗喻隱而不發的智慧。

  3. 字義分解

    • 韬(tāo):原指弓或劍的套子,引申為隱藏(如“韬光養晦”)或用兵謀略。
    • 牙(yá):本指牙齒,在此象征攻擊性、威懾力或外在鋒芒。
  4. 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或修辭中,強調策略性隱藏實力,避免直接沖突。例如形容政治家隱忍待機,或企業暫避競争鋒芒等情境。

提示: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用例或延伸含義,可參考《抱樸子》原文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韬牙:定義與來源

韬牙(tāo yá)是一個中文詞彙,源自古代兵法,意指隱藏自己的牙齒,象征着隱忍和克制。這個詞在現代漢語中被引申為隱忍或避世的态度。

拆分部首和筆畫

韬牙的兩個漢字分别由部首和其他構成的部分組成。

繁體寫法

在繁體中文中,韬牙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韜牙」。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韬牙的寫法與現代相比略有不同,韬字的部首音寫作(yǔ),牙字的部首寫作(rén)。

例句

1. 他在承受壓力時,能夠韬光養晦,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

2. 這個富有智慧的************人懂得韬光養晦,以此來維護國家的利益。

組詞

韬光養晦、韬伐之術、韬晦、韬略、韬戰、韬迹閉群、韬懿

近義詞

克制、克己、隱忍、忍讓、含忍、避世、避紛、忍耐

反義詞

張牙舞爪、發威、顯露鋒芒、張狂、暴露、公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