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武城弦的意思、武城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武城弦的解釋

《論語·陽貨》:“子之 武城 ,聞弦歌之聲。” 朱熹 集注:“弦,琴瑟也。時 子遊 為 武城 宰,以禮樂為教,故邑人皆弦歌也”。後借指禮樂教化。 唐 盧照鄰 《寄贈柳九隴》詩:“遙聞 彭澤 宰,高弄 武城 弦。” 唐 高適 《遇盧明府有贈》詩:“誰能奏明主,一試 武城 弦。”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武城弦”是一個源自《論語》的典故性詞語,其核心含義指代禮樂教化,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該詞字面指“武城的琴瑟弦音”,實際借喻以禮樂治理百姓、教化民衆的理念。典故出自《論語·陽貨》:孔子到武城時,聽到城中弦歌之聲,得知弟子子遊(言偃)任武城宰期間推行禮樂之教,百姓因此受到感化。

  2. 典故背景

    • 子遊任武城地方官時,以禮樂為治理手段,百姓皆習弦歌(彈奏琴瑟并誦詩)。
    • 孔子起初笑問“割雞焉用牛刀”(治理小城何必用禮樂大道),子遊引用孔子曾教導的“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回應。孔子隨即肯定子遊的做法。
  3. 延伸用法
    後世詩文(如唐代盧照鄰、高適的作品)常以“武城弦”贊頌地方官重視教化、治理有方。


字詞拆解


“武城弦”通過子遊治武城的故事,成為儒家禮樂教化的象征,強調以文化而非強制手段治理社會。其内涵與孔子“移風易俗,莫善于樂”的思想一脈相承。

網絡擴展解釋二

《武城弦》的意思

《武城弦》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竹箫的聲音。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即“武城”和“弦”。

拆分部首和筆畫

《武城弦》的部首是歹(dǎi),它是一個表示“惡”的部首,表明該詞語的意義與負面因素有關。

《武城弦》的筆畫數為22畫,比較複雜。

來源

《武城弦》這個詞最早見于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秋夜将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一詩,其中寫道:“武城新月點素弦”,描繪了竹箫的悠揚聲音。後來,人們根據這個詩句常用“武城弦”來形容竹箫的聲音。

繁體

《武城弦》的繁體字為“武城絃”。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在稍有不同。《武城弦》這個詞在古時候的寫法可能與現在稍有不同,但詞義相同。

例句

他吹起竹箫,那動人的《武城弦》讓人陶醉其中。

組詞

陶醉、竹箫、悠揚、音樂

近義詞

竹聲、箫聲

反義詞

寂靜、無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