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楮的意思、尺楮的詳細解釋
尺楮的解釋
(1).信函。 宋 陳亮 《複陸伯壽書》:“方圖專馳尺楮上慶,遂成先辱,惶恐不可言。”《好逑傳》第十三回:“今 過老先生 乃不得已,隻得親修尺楮,并不腆之儀,以代伐柯。”
(2).指篇幅短小的文字。 清 百一居士 《壺天錄》卷中:“庸人俗耳,見當世富貴崇高聲名赫赫者,莫不震而驚之,仰而慕之,皆欲得其尺楮寸箋,以為閭裡光。”
詞語分解
- 尺的解釋 尺 ǐ 中國市制長度單位(亦稱“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漢時一尺等于.米,今三尺等于一米):尺素(.一尺長的白絹,借指小畫幅;.書信)。尺短寸長。尺牍。 量長度的器具:竹尺。 像尺的東西:鐵尺。仿尺。
- 楮的解釋 楮 ǔ 落葉喬木,樹皮是制造桑皮紙和宣紙的原料。 紙的代稱:楮币。楮錢(舊俗祭祀時焚燒)。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尺楮”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1.基本釋義
- 信函:指書信或文書。例如,宋代陳亮在《複陸伯壽書》中寫道:“方圖專馳尺楮上慶,遂成先辱,惶恐不可言。”
- 短小的文字:形容篇幅簡短的文字内容。清代《壺天錄》提到“尺楮寸箋”被世人視為珍寶,用以彰顯身份。
2.字源分析
- “尺”:原為長度單位,引申為“短小”(如“尺素”指短小的書信)。
- “楮”:指楮樹,其樹皮可造紙,故代指紙張(如“楮墨”指紙與墨)。因此,“尺楮”字面意為“短小的紙張”,後引申為信函或短文。
3.使用場景
- 文學語境:多用于古籍或書面表達,描述正式或珍貴的書信,如《好逑傳》中“親修尺楮”以表誠意。
- 文化象征:短小的文字常被賦予特殊意義,如《壺天錄》中“尺楮寸箋”成為身份象征。
4.文獻例證
- 宋代陳亮:“方圖專馳尺楮上慶”。
- 清代《壺天錄》:“得其尺楮寸箋,以為闾裡光”。
5.其他說明
部分資料提到“尺楮”可比喻“小心謹慎”,但此義項未見于權威古籍或詞典(如漢典、查字典等),可能為次要引申或誤讀。
“尺楮”主要用于指代書信或短文,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更多例證,可參考漢典()或《壺天錄》()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尺楮(chǐ zhū)是一個古漢字,由“尺”和“楮”兩個部分組成。
1. 意思:尺楮指的是一種用來裝載書籍的竹篾筐,相當于我們現代使用的書包。
2. 拆分部首和筆畫:尺(chǐ)是屍部的部首,擁有4畫;楮(zhū)是木部的部首,擁有7畫。
3. 來源:尺楮一詞最早出現在《尚書·洪範》中,據說是古代孔子所寫的經典之一。
4. 繁體寫法:尺楮的繁體寫法為「尺楮」。
5.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尺楮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因為漢字的寫法在演變中有所變化。
6. 例句:我買了一個新的尺楮來裝載我的書籍。
7. 組詞:尺楮梅(古代指裝有書籍的竹篾筐放在梅樹下的意象),尺楮蓋(竹篾筐的蓋子),尺楮師(專門制作尺楮的人)。
8. 近義詞:尺筐、竹籬、竹筐。
9. 反義詞:箱子、書包。
希望這些簡短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