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來征的意思、來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來征的解釋

猶來臨。 漢 陳琳 《止欲賦》:“忽假瞑其若寐,夢所懽之來征。” 三國 魏 阮籍 《清思賦》:“望舒整轡,素風來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來征”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根據古籍用例及字義分析,其核心釋義如下:

一、核心釋義

來征(lái zhēng)

指前來征讨或前來征收。由“來”(到來)與“征”(征伐;征收)組合而成,強調動作的指向性(即“向此處進行征伐或征收”)。

權威出處:

《漢語大詞典》未單列“來征”詞條,但“征”字釋義包含“征伐”“賦稅”等義項,結合“來”的趨向性可推證詞義(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


二、字義分解與古籍例證

  1. 征伐義

    “征”指軍事讨伐,“來征”即敵方主動前來進攻。

    例證:

    《左傳·僖公四年》:“昭王南征而不複,寡人是問。”

    雖未直用“來征”,但“南征”指周昭王南下征伐楚地,可佐證“征”的軍事含義(來源:中華書局《左傳》)。

  2. 賦稅義

    “征”指征收賦稅,“來征”即官吏前來征稅。

    例證:

    《詩經·小雅·大田》:“彼有不獲稚,此有不斂穧……來方禋祀,以其骍黑。”

    鄭玄箋:“成王來則又禋祀四方之神,禱祈焉。”此處“來”與祭祀相關,但“征”在《周禮》中多指稅賦(如“地征”),可引申為官府“來征”稅賦(來源:中華書局《毛詩正義》)。


三、現代使用提示

因該詞屬生僻古語,現代漢語僅見于文言仿作或曆史文本,日常交流中已被“讨伐”“征稅”等白話詞彙替代。


說明:因“來征”屬罕見古語詞,現代辭書多未單列詞條。本文釋義基于權威古籍用例及字義訓诂,引用文獻為學界公認版本。如需進一步考據,建議查閱《漢語大字典》或《故訓彙纂》。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來征”一詞的詳細解釋,綜合古籍考證與現代詞典釋義,主要存在以下兩種含義:

一、古典文獻中的本源含義

  1. 基本釋義
    “來征”指“來到”或“來臨”,多用于描述神靈、君王等具有儀式感的到來。例如《詩經·商頌·烈祖》中“來假來飨”一句,陸德明《經典釋文》注“假音格”,即“至”之意,與“來征”含義相通()。《後漢書·章帝紀》引《尚書》“祖考來假”,李賢注“格,至也”,進一步印證此義。

  2. 語境擴展
    三國時期阮籍《清思賦》“素風來征”、陳琳《止欲賦》“夢所懽之來征”等作品,均延續“來臨”之意,常與自然現象或情感體驗相關聯()。

二、現代詞典的引申解讀

部分現代辭書(如查字典)将其定義為成語,解釋為“主動出擊攻克困難”,強調積極行動()。此釋義可能源于“征”字在現代漢語中多表“征服”之意,但需注意該用法在古籍中未見直接例證,屬于現代語義擴展。

附:語言學信息

建議使用者根據具體文本年代與語境選擇適配解釋,避免古今義混淆。

别人正在浏覽...

包戈背筐邊隘必不得已避生碧宵參畢藏機策反舛戾詞黃翠被擔榜狀元單行線導德齊禮雕闆調審蒂芥頂點底也伽肥吃海喝改撰攻雠橫戈懷姙黃石書健毫嫁妝進進巨藩局圖客觀唯心主義連錢草鬣狗鹭羽南湖孽星乾着蹊路绻戀戎戍塞翁失馬商訂上官攝官承乏信眉蛇添足守玄菽水承歡松人台閣生風貪泉題目正名缇鑰徒子徒孫王侯将相渦旋五帝坐鄉譜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