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漢民的意思、胡漢民的詳細解釋
胡漢民的解釋
胡漢民(1879-1936) : *********領導人之一。字展堂,廣東番禺人。留學日本,參與組織同盟會。辛亥革命時被推為廣東都督。後加入中華革命黨,參加護國、護法運動。1924年*********改組時成為右派首領。曆任*********政府外交部部長、*********中央政治會議主席、立法院院長。後遭*********排擠。1935年被選為*********中常會主席。病死于廣州。
詞語分解
- 胡的解釋 胡 (⑤鬍) ú 中國古代稱北邊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遠、隔絕)。 泛指外國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黃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
- 漢民的解釋 ∶指漢族人詳細解釋. 漢 朝人。《漢書·魏相傳》:“間者 匈奴 嘗有善意,所得 漢 民輒奉歸之,未有犯於邊境。”.漢族人。 元 代指北方漢族和其他各族人。《元史·世祖紀十一》:“二月己亥,敕中外,凡
網絡擴展解釋
胡漢民(1879年12月9日—1936年5月12日)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政治人物,其生平與貢獻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1.身份背景
胡漢民原名胡衍鴻,字展堂,晚號“不匮室主”,祖籍江西吉安,出生于廣東番禺。他是中國國民黨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被視作國民黨右派代表人物,同時也是近代民主革命家。
2.早年經曆與革命活動
- 教育背景:1901年中舉人,1902年赴日本留學,進入政法大學學習政治學。
- 投身革命:1905年加入同盟會,任《民報》主編,成為孫中山的重要助手。辛亥革命期間被推舉為廣東都督,參與護國、護法運動。
- 思想貢獻:在《民報》發表文章時以“漢民”為筆名,宣傳革命思想。
3.政治生涯與角色
- 國民黨要職:曆任南京臨時政府秘書長、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主席、立法院院長等職,主持編寫《總理全集》以整理孫中山思想遺産。
- 右派立場:1924年國民黨改組後成為右派首領,主張維護傳統政治結構,與左派存在分歧。
4.與蔣介石的糾葛
1931年因反對蔣介石獨裁遭軟禁,後雖複出擔任國民黨中常會主席,但政治影響力大減,最終于1936年病逝于廣州。
5.文化成就
胡漢民是民國四大書法家之一,尤以隸書聞名,其作品融合傳統筆法與革命精神,具有獨特藝術價值。
胡漢民既是革命先驅,也是政治博弈中的複雜角色,其生平反映了國民黨早期的派系鬥争與思想變遷。若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權威史料或相關傳記。
網絡擴展解釋二
胡漢民
《胡漢民》是一個中華姓氏,通常以人名的形式使用。胡漢民這個姓氏在中國非常常見,尤其在華北和華東地區。下面将詳細介紹胡漢民這個姓氏的拆分部首和筆畫,源自,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胡漢民這個姓氏可以拆分為兩部分:胡和漢民。其中,胡的部首為月,筆畫為4。漢的部首為水,筆畫為3。民的部首為氏,筆畫為5。
來源
胡漢民作為姓氏的起源有許多說法。一種說法是指源于胡姓和漢民兩個姓氏的結合。另一種說法是胡姓起源于古代蠻夷民族,而漢民則代表着華夏民族,因為長期混居而結合為胡漢民。這些說法都有一定的曆史根據,但具體的起源仍然有待研究。
繁體
在繁體字中,胡漢民可以寫作胡漢民。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但是姓氏基本上保持不變。因此,胡漢民在古代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基本上一緻。
例句
1. 胡漢民是我的同學,他非常聰明。
2. 今天我認識了一個姓胡漢民的人,他很友善。
組詞
胡氏、漢民兄弟、民族團結
近義詞
胡氏、漢氏
反義詞
其他姓氏,如張、李、王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