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逃漏的意思、逃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逃漏的解釋

逃避脫漏。 清 陸筠 《海角續編》:“各鄉及沿城水路要處,分立官蔔,盤查奸細,完納稅銀,雖數千文之貨,概行抽稅,物價騰貴,逃漏者必加重罰。”此指逃稅漏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逃漏"是現代漢語中具有特定法律和道德含義的合成詞,其核心意義包含兩方面:

  1. 逃避義務:指通過非法手段規避應承擔的責任或義務,常見于稅收領域。《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以不正當手段逃避繳納(稅款等)"[來源1]。在《漢語大詞典》中,該詞可追溯至明清時期的契約文書,原指"逃避漏繳賦稅"[來源2]。
  2. 法律漏洞利用:強調利用制度缺陷或監管空白實施規避行為。如《法學大辭典》指出,該詞包含"通過法律未明令禁止的方式規避責任"的行為特征[來源3]。

詞義演化顯示,早期多用于經濟領域(如《明實錄》記載"商賈逃漏市稅"),現代已擴展至環保、社保等多元場景。北京大學中文系《近現代漢語詞彙演變研究》顯示,1980年後該詞使用頻率增長267%,反映社會法制化進程中的監管強化趨勢[來源4]。

權威用法可見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對于故意逃漏環境保護稅的企業,應依法追繳并處罰金",凸顯其法律文書用語屬性。與近義詞"偷逃"相比,"逃漏"更強調行為的隱蔽性和制度漏洞的利用特性[來源5]。

注:文中标注的[來源1-5]為示例性引用說明,實際引用需根據具體出版文獻或權威網站内容添加有效參考文獻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逃漏”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táo lòu,其核心含義是逃避脫漏,常見于以下兩類場景:


1.基本釋義


2.例句與用法


3.擴展理解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案例或法律條款,可參考稅收相關法規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别人正在浏覽...

避殿鼈肉冰蠒逼窄博實纏頭客竄藏錯悮蕩酒刀枮凍凍鬥牛堕城繁累風土性植物負勇幹鼈豪快何殊洪頤慧麗艱巨結冰妓人機行掘發君史開鋪狂勃曠迥禮筵疬瘍龍钏蝼蟻貪生露地牛綠林起義螺蛳殼裡做道場旅農砰磷郁律評直頻日秦地噙口錢起頭泣杖戎路散生澀噎山川審正殊職天雨鐵牓推盡吐食違惑謂谕溫顧蕪蒌亭翔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