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君史的意思、君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君史的解釋

(1).隨侍國君記事的史官。 唐 元結 《說楚何荒王賦上》:“ 梁寵王 召君史問曰:‘史之記事無有遺乎?’”

(2).記述君主世系、史實的書籍。 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有國史然後有君史。國史者,君民比并之史;君史者,一姓一代之史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君史”是由“君”與“史”組成的複合詞,其含義需結合漢字本義及曆史語境綜合解讀。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釋義:

  1. “君”指古代國家最高統治者,《說文解字》釋為“尊也,從尹發號,故從口”,體現其發號施令的權威地位;
  2. “史”原指記事者,《爾雅·釋诂》注“史,記也”,後衍生為曆史記載的統稱,如《周禮》載“史掌官書以贊治”;
  3. 複合義項可解為“君主相關史事”,如《左傳》中“君舉必書”即指國君言行需被史官記錄,形成“君史”相互印證的關系。現代研究中,該詞多用于指代帝王本紀類文獻,如《史記·五帝本紀》等帝王統系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

“君史”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解釋

  1. 隨侍國君記事的史官
    指古代專門負責記錄君主言行、國家大事的官員。這類史官需隨侍君主左右,确保曆史事件的真實性被及時記載。

  2. 記述君主世系、史實的書籍
    指以君主為中心編纂的史書,内容聚焦于帝王世系、政治事件及王朝興衰,例如傳統正史中的本紀部分。


二、擴展理解

梁啟超在《變法通議》中提出“君史”與“民史”的對比,認為中國傳統史學多屬“君史”,側重記錄“一朝一姓興亡”,而西方史學更注重社會民生(即“民史”)。這一觀點揭示了“君史”在中國古代史學中的核心地位及其局限性。


三、例句與用法


補充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

昂然挺立備耕璧堂藏怒參用掣曳促膝談心黨序擔籠糞車戈舡光道灌尊鼓絶故尚漢東流行話鶴羽後着懷聖寺嫁禍肩寬僭位踐妖濟美金鷄石禁文金政舊京酒糟苴稭來往如梭廉貪貓月子夢鳥門下侍郎孬好乾步齊割紮奇傑奇秘侵淩沁心穹宇遒潤日陽跚橇食墨石乳梳雲掠月司掌糖舌蜜口聽話聽聲﹐鑼鼓聽音脫悶宛亶僞荊卿窩窩鞋無媲仙氅小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