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陶工與木匠。《莊子·馬蹄》:“然且世世稱之曰:‘ 伯樂 善治馬,而陶匠善治埴木。’”
(2).制造陶器的工人。
“陶匠”一詞的釋義可從以下三方面展開:
一、基本釋義
二、字義溯源 「陶」本義為用黏土燒制器物,甲骨文形象為陶窯與胚體的組合。「匠」從匚從斤,指木工工具,後泛指手藝人。二字組合既保留原始工藝内涵,又體現漢字構詞的複合性特征。
三、現代應用 現代語境中多指陶藝師,涵蓋選料、塑形、施釉、燒制等完整工藝流程的專業人員。值得注意的是,該詞在文學作品中常被賦予象征意義,如希臘詩人揚尼斯·裡索斯曾以《陶匠》為題創作詩歌。
陶匠是指從事制作陶器的人。該詞的拆分部首為⼫部,筆畫為10畫。來源于古代漢字“陶”和“匠”兩個字的結合。
繁體寫法為「陶匠」,沒有發生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作「陶匠」并無明顯不同。
1. 他是一位技藝高超的陶匠,精心制作出各式各樣的陶器。
2. 這個陶匠使用傳統的工藝制作陶瓷,注重每一個細節。
3. 幾位陶匠正在工坊裡忙碌地捏制陶球。
1. 陶藝:指利用陶土進行雕塑、制作陶器的藝術。
2. 陶坯:指陶藝制作中初步塑造但未經燒制的陶土作品。
陶工、陶器師、陶瓷師都可以作為陶匠的近義詞。
收藏家、陶瓷品商人可以作為陶匠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