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溫的意思、春溫的詳細解釋
春溫的解釋
(1) [spring-warm syndrome]
(2) 伏氣溫病的一種。指冬受寒邪,伏而至春季所發的急性熱病(《溫熱經緯·葉香岩三時伏氣外感篇》)
(3) 新感溫病的一種。指春季感受風熱而發的急性熱病。《增補評注溫病條辨》卷一:“冬春感風熱之邪而病者,…病于春者,亦曰春溫。”
曾經秋肅臨天下,敢遣春溫上筆端。——魯迅《亥年殘秋偶作》
詳細解釋
(1).春天的溫暖。《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夫大弦濁以春溫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 宋 蘇轼 《送魯元翰少卿知衛州》詩:“時於冰雪中,笑語作春溫。” 清 孫枝蔚 《薤露行》:“春溫變秋肅,朝陽成夕曛。” 魯迅 《集外集拾遺·亥年殘秋偶作詩》:“曾驚秋肅臨天下,敢遣春溫上筆端。”
(2).指春暖之時。《宋史·李若谷傳》:“卒挽舟過境,寒瘠甚者,留養視之,須春溫遣去。”
(3).中醫病名。伏氣溫病的一種。指冬受寒邪,伏而至春季所發的急性熱病。
(4).中醫病名。新感溫病的一種。指春季感受風熱而發的急性熱病。
詞語分解
- 春的解釋 春 ū 一年的第一季:春季(農曆正月至三月)。春節。春色。春晖(春天的陽光,喻父母的恩情)。春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婦女的眉毛)。春秋(a.春季和秋季;b.指年月;c.指人的年歲,如“春春正富”;
- 溫的解釋 溫 ē 不冷不熱:溫帶。保溫。降溫。溫泉。溫和。溫床。 性情柔和:溫柔。溫存(撫慰體貼)。溫情。溫順。溫靜。溫良。溫文爾雅。 稍微加熱:把酒溫一下。 複習:溫習。溫故而知新。 古同“瘟”。 姓。 暖
網絡擴展解釋
春溫是中醫術語,指發生于春季或冬春之交的急性外感熱病,屬于溫病範疇。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春溫有兩層含義:
- 伏氣溫病:冬季感受寒邪,邪氣伏藏體内,至春季陽氣升發時引發的熱病。
- 新感溫病:春季直接感受風熱邪氣而發病,初起即見裡熱證候。
二、病理特點
- 核心機制:陰精虧虛在先,外邪(寒邪或風熱)誘發在後。
- 經典理論:《素問》提出“冬傷于寒,春必病溫”,強調伏邪緻病特點。
三、臨床表現
- 典型症狀:發熱、口渴、心煩、小便黃赤、舌紅等裡熱證候。
- 重症表現:可能出現神昏、痙厥等危重證候。
四、辨證分型
根據病位和證候可分為:
- 熱郁膽腑型
- 熱郁胸膈型
- 陽明胃熱熾盛型
- 熱灼營陰型
- 氣液兩虛型
五、治療原則
- 核心治法:清洩裡熱為主,兼顧養陰透邪。
- 分型論治:
- 氣分證:苦寒清洩(如黃芩湯)
- 營分證:清營透熱(如清營湯)
- 兼表證:表裡雙解(如蔥豉桔梗湯)
注:以上信息綜合自中醫經典理論及現代文獻,具體診療需由專業醫師辨證施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春溫》這個詞由兩個部分組成:春和溫。春指的是一年的第一季節,天氣逐漸暖和,植物開始複蘇生長的時候;溫指的是溫暖的意思。因此,春溫指的是春天的溫暖。
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春 - 部首是日,總共4個筆畫。
溫 - 部首是氵,總共12個筆畫。
《春溫》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他們常用此詞來描繪春天溫暖宜人的氣候。在繁體字中寫作「春溫」。
在古時候,「春溫」的漢字寫法與現在相同,沒有太大的區别。
以下是關于「春溫」的例句:
1. 春溫暖和,花開得熱鬧。
2. 我喜歡春溫,可以穿上輕薄的衣服。
一些相關的組詞包括:春天、溫暖、春光明媚、暖和。
近義詞有:春風和煦、春色滿園。
反義詞有:冬寒。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