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熟的意思、通熟的詳細解釋
通熟的解釋
通曉熟練。
詞語分解
- 通的解釋 通 ō 設有阻礙,可以穿過,能夠達到:通風。通天。通氣。通宵。通行。通過。通衢。貫通。四通八達。曲徑通幽。 懂得,徹底明了:通曉。通徹。通今博古。通情達理。 傳達:通令。通訊。通報。通告。通知。通緝。
- 熟的解釋 熟 ú 巙 食物燒煮到可吃的程度:飯熟了。 植物的果實或種子長成,又特指莊稼可收割或有收成:成熟。瓜熟蒂落。 程度深:熟睡。熟思(經久而周密地思考)。深思熟慮。 做某種工作時間長了,精通而有經驗:熟練
專業解析
通熟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書面語色彩的形容詞,核心含義指通曉熟悉,強調對事物或知識掌握得透徹且熟練。以下是詳細解釋:
-
基本釋義:
“通熟”指對某種學問、技藝、事務或情況等了解得非常清楚、透徹,達到了熟悉、精熟的程度。它包含“通”(貫通、透徹)和“熟”(熟練、熟悉)兩層意思,表示不僅知曉其表,更理解其裡,并能熟練運用或處理。其意義接近于“精通”、“熟谙”。
-
構詞與用法:
- 構詞方式:屬于并列式合成詞,由意義相近的語素“通”和“熟”組合而成。
- 語法功能:主要作謂語或定語。
- 作謂語:例如:“他對古典文學十分通熟。” (表示精通的狀态)
- 作定語:例如:“他是位通熟法律條文的專家。” (修飾名詞,表示屬性)
- 語體色彩:帶有一定的書面語色彩,常用于正式或學術性的語境中。
-
語義側重:
“通熟”側重于知識的廣度與深度以及掌握的熟練度。它強調的不隻是表面的知道或一般的熟悉,而是達到了融會貫通、運用自如的境界。常用于形容對學問、典籍、技藝、規則、業務等的掌握程度。
-
同義詞辨析:
- 熟悉:指知道得清楚,程度一般低于“通熟”,更側重日常的了解。
- 精通:與“通熟”意義非常接近,都指對學問、技術有深刻的研究和透徹的了解,并能熟練運用。“通熟”有時更強調“熟悉”的一面,“精通”則更強調“專深”的一面,但兩者常可互換。
- 熟谙:意義與“通熟”幾乎等同,也是書面語詞。
權威參考來源:
- 釋義主要依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著的《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關于“通”、“熟”的義項及“通曉”、“熟悉”、“精通”等相關詞條的釋義綜合歸納得出。該詞典是漢語規範化的權威工具書。ISBN: 978-7-100-12450-8 (圖書館或書店可查證)
- 構詞分析參考了呂叔湘等著《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中對形容詞構詞特點的描述。ISBN: 978-7-100-07342-8 (圖書館或書店可查證)
- 語義側重和用法說明參考了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中相關詞條的解釋及現代漢語語料庫中的實際用例。《漢語大詞典》是收錄古今漢語詞彙最完備的大型語文辭典之一。ISBN: 978-7-5326-2920-0 等 (圖書館可查證)
網絡擴展解釋
“通熟”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tōng shú,屬于并列式合成詞,由“通”和“熟”兩個語素構成。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通曉熟練:指對某領域知識或技能有深入掌握并能熟練運用,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例如“通熟財政政策”表示對政策細節和應用場景均了然于心。
2.詞源與用法
- 該詞最早見于北朝文獻,如《顔氏家訓·省事》中提及“天文、畫繪、棋博……略得梗概,皆不通熟”,指對技藝未能達到精通的水平。
- 現代用法多用于形容專業技能或知識掌握程度,常見于正式語境,如“通熟業務”“通熟掌故”等。
3.例句參考
- “財政幹部需成為精通業務的‘政策通’,熟悉人頭的‘活字典’。” (強調知識全面性)
- “書法清秀灑脫,又通熟掌故,為乾隆皇帝所倚重。” (體現文化素養的娴熟)
4.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精通、娴熟、熟稔、通達
- 反義詞:生疏、陌生、粗淺、一知半解
5.補充說明
- “通”指貫通、透徹,“熟”指熟練、熟悉,兩字疊加後更強調對事物的系統性掌握,而非單一技能熟練。例如“通熟多國語言”不僅要求語言流利,還需了解文化背景。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古籍文獻或權威詞典中的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安集柏谷山半氈剝極必複不絕于耳不明事理漕司差缺大不敬地碓爾等覆甕高哲苟隨罟船海堤海青碾皇懼翬構家翻宅亂谏珂撿漏蹇窒轎鋪驚骛酒京俊傑廉悍刻骨銘心勞問利喙贍辭柳陌六漠倮袒芒鞵勉勞密椟密固明兒缗緜跑馬占荒平頭奴強食扲掑欠折啟閉塞琴心劍膽旗頭缺醫人勝節三敗之辱閃開失而複得受朝譚論貪求無厭陶然亭瓦縫無功而返相着小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