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倮袒的意思、倮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倮袒的解釋

裸露上身。《南史·齊臨汝侯坦之傳》:“帝於宮中及出後堂雜狡獪, 坦之 皆得在側,或遇醉後倮袒, 坦之 輒扶持諫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倮袒”是古漢語複合詞,由“倮”與“袒”二字構成。《說文解字》中,“倮”通“裸”,指赤身無衣的狀态;“袒”則指脫去上衣,露出身體部分,《禮記·曲禮》注“袒,露臂也”。二字連用見于《史記·南越列傳》“其西瓯駱裸國亦稱王”,《漢書》引作“倮國”,顔師古注“倮者,謂無衣服”,可見“倮袒”指完全裸露身體的行為或習俗。

從構詞角度分析,“倮”強調全身無遮蔽,《淮南子·說林訓》雲“西方之倮國,鳥獸弗辟,與為一也”,描述原始部族的生活狀态;“袒”則側重儀式性裸露,如《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記廉頗“肉袒負荊”,具有文化象征意義。二者結合後,“倮袒”既包含自然裸露的客觀描寫,又隱含禮俗評判,如《春秋繁露》批評“夷狄倮袒無禮義”,反映古代中原文化對異族習俗的認知。該詞現代漢語已罕用,僅存于古籍文獻中。

網絡擴展解釋

“倮袒”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luǒ tǎn,其核心含義為裸露上身。以下為詳細解析:


一、基本解釋


二、字詞結構

  1. “倮”

    • 部首:亻(人部)
    • 筆畫:10畫(筆順:撇、豎、豎、橫折、橫、橫、橫、豎、撇、捺)
    • 釋義:同“裸”,表示無遮蓋、赤身。
  2. “袒”

    • 部首:衤(衣部)
    • 筆畫:10畫
    • 釋義:指敞開或脫去上衣,露出身體的一部分,如“袒胸露臂”。

三、使用場景


四、相關詞彙


五、英語翻譯

可譯為“bare the upper body” 或“be stripped to the waist”。


如需進一步了解字源或古籍用例,可參考《說文解字》及《南史》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邦誣參照産翁稱家之有無瘛瘲充攝籌箸牀鋪船戶綽路騎刺戒次舍聰慜攢集彈棊鬥引惡意中傷防檢方趾改惡向善宮苑過甚其詞鶴關咶絮交搭驚黩兩聽靈運屐飂淚糜碎逆網葐蒀罴九頗我鉛驽遷排請火黥卒勤進寝宿铨曆鵲羽熱惱栅鑰少需神女峽十二脈時相始終素葉踏春頹化兔頭獐腦娲後聞家忤嫚屋庑羨財顯用笑呷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