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刻骨銘心的意思、刻骨銘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刻骨銘心的解釋

[be engraved in the bones and imprinted on the heart;remember with gratitude constantly and forever] 指牢記心底

詳細解釋

亦作“ 刻骨鏤心 ”。喻永志不忘。多用于表達感激之情。語本 唐 李白 《上安州李長史書》:“深荷王公之德,銘刻心骨。” 元 劉緻 《端正好·上高監司》套曲:“萬萬人感恩知德,刻骨銘心。”《水浒傳》第八十回:“萬望太尉慈憫,救拔深陷之人,得瞻天日,刻骨銘心,誓圖死保。”《西遊記》第八七回:“那郡侯聞言,急忙行禮道:‘ 孫老爺 説那裡話!今此一場,乃無量無邊之恩德……雖刻骨鏤心,難報萬一。’” 孫犁 《秀露集·戲的夢》:“這些年來,我見到和聽到的,親身體驗到的,甚至刻骨镂心的,是另一種現實,另一種生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刻骨銘心(kè gǔ míng xīn)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記憶極其深刻,如同刻在骨頭上、銘刻在心靈深處,永遠無法忘懷。其核心含義強調某種感受、經曆或情感對人的精神世界産生了強烈而持久的沖擊。

一、釋義解析

  1. 字義拆解

    • 刻骨:刀刻深入骨頭,喻記憶或感受滲透至身體最深處。
    • 銘心:銘文镌刻于心,喻情感或教訓永志不忘。

      二者疊加,凸顯記憶的深刻性與持久性。

  2. 情感指向

    多用于描述極端強烈的情感體驗,如:

    • 恩情/感激(例:救命之恩刻骨銘心)
    • 仇恨/傷痛(例:國仇家恨刻骨銘心)
    • 教訓/警示(例:失敗的教訓刻骨銘心)

二、權威典籍溯源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明确釋義為“形容記憶深刻,永遠不忘”,強調其作為情感烙印的象征意義 。

  2. 《漢語大詞典》

    引唐代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深荷王公之德,銘心刻骨”,印證其感恩語境的曆史用法 。

  3. 《成語大辭典》

    指出其演變自“刻骨銘肌”(《後漢書·鄧骘傳》),後固化強調心靈層面的銘記 。

三、古典用例佐證

四、現代用法規範


權威參考文獻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6.
  3. 王濤等.《中國成語大辭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7.
  4. 曹雪芹.《紅樓夢》.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8.

網絡擴展解釋

“刻骨銘心”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kè gǔ míng xīn,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二、出處與演變

三、用法與結構

四、例句參考

  1. 文學引用:“萬望太尉慈憫,救拔深陷之人,得瞻天日,刻骨銘心,誓圖死保。”(《水浒傳》)。
  2. 現代造句:“九二一大地震的慘痛經曆,成為台灣人民刻骨銘心的記憶。”。

五、同義詞與反義詞

該成語通過具象的“刻骨”“銘心”動作,生動傳達了記憶或情感的深刻性,適用于強調難以磨滅的體驗或情感。如需更多例句或用法分析,可參考上述來源網頁。

别人正在浏覽...

安全帶柏路拜認背憎本都邊關草團标呈見崇事充盈祠廪登山小魯雕車防拏放生绂麟改步改玉扞城甘滑公索哈啰河典洪胄華不再揚火硝弧懸簡便交查解累雞尖急需空阒獵戲藜菽劉窟頭裡言隴塞脈動蟒緞貓頭蟊蜮鮎魚上竿癖愛淺灘诮恨清嘉秋高氣和榷貨務群蟻附膻桑蠋射宮設醴石磎詩緒笥箧他倆陶氏梭鐵則侮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