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tect leakage;plug a leak in the roof;repair the leaky part of a roof] 檢查并修補房頂漏水的部分
(1).修理屋頂漏雨的部分。如:這屋子又漏雨了,天晴後得趕快請泥水工來撿漏。
(2).方言。尋找别人說話的漏洞;抓把柄。
“撿漏”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1. 原義與起源
最初是古玩界的行話,指以極低價格意外購得高價值物品,且賣家通常不知情。例如在古董市場,買家憑借專業知識發現被低估的珍品,實現“低價買珍寶”的交易。古玩界認為這種行為可遇不可求,北方方言用“撿”字凸顯其偶然性。
2. 現代擴展用法
隨着二手交易平台(如閑魚、轉轉)興起,詞義擴展為“以低價購得超值物品”的泛化概念。例如發現他人未識别的限量版商品、低價搶購促銷品等,均屬于現代“撿漏”。
1. 建築檢修的本義
原指檢修房頂漏雨部分,屬于字面含義,但在日常使用中較少見。
2. 特殊場景引申
(注:如需了解具體案例或更詳細引申用法,可參考來源網頁中的完整内容。)
“撿漏”是一個常用的成語,它指的是在他人落後、遇到困境或錯誤時,趁機獲得好處、利益、物品或機會。成語中的“撿”表示撿拾、獲取,而“漏”指别人失去的機會或遺漏的好處。
“撿”字的部首為“手”,它的總筆畫數為10,筆順為橫、撇、橫、豎(撇)、豎(點)、橫(起)、橫(起)、豎、橫。
“漏”字的部首為“水”,它的總筆畫數為13,筆順為橫、撇、豎(點)、橫(起)、橫、點、豎、橫、橫、橫、橫、撇、捺。
“撿漏”成語源自《左傳》:“宜緻一日之任于漏網之魚而獲焉。”繁體字為“撿漏”。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撿”字在古代寫作“揀”。
1. 在商場打折的時候,我總是趁機撿漏,買到了許多物美價廉的商品。
2. 他經常在考試中撿漏,總能得到比其他人更高的分數。
3. 這個公司正經曆困難時期,我們可以趁着他們的損失撿漏,擴大我們的市場份額。
1. 撿取:指撿拾、獲取某物。
2. 撿拾:指撿起或拾起來。
3. 撿回:指重新取回、揀回。
4. 撿剩:指在别人未要或未要完的情況下取得,多指吃剩的食物。
1. 撿便宜:指在别人失誤或情勢逆轉時,從中獲得好處。
2. 涉獵:指從他人的錯誤或失敗中獲取經驗或知識。
3. 擒賊先擒王:指抓住首要敵人,其他敵人自然被動。
1. 共進退:指在團結合作、共同進退的大局下行動。
2. 相互合作:指各方面相互協作、互相支持。
3. 同舟共濟:指在艱難困苦的時刻,衆人同舟共濟、共同面對危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