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鐵畫銀鈎的意思、鐵畫銀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鐵畫銀鈎的解釋

見“ 鐵畫銀鉤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鐵畫銀鈎(tiě huà yín gōu)是漢語成語,形容書法筆力剛勁而流暢,兼具力度與美感。以下從釋義、出處、用法及文化内涵詳細解析:


一、基礎釋義

  1. 鐵畫

    指筆畫如鐵器鑄刻般剛健挺拔,強調運筆的骨力與遒勁,體現書法中“筋骨”的審美标準。

  2. 銀鈎

    形容轉折勾連處如銀絲盤繞般圓潤流暢,突出筆勢的彈性與韻律感。

  3. 整體含義

    二者結合,喻指書法既具雄強剛健之勢,又不失靈動秀逸之姿,代表中國傳統書法美學中“剛柔相濟”的至高境界。


二、出處與經典用例

此成語最早見于唐代歐陽詢《用筆論》:“剛則鐵畫,媚若銀鈎。”

後世廣泛用于評價書法作品,如:


三、文化内涵與藝術價值

  1. 美學标準

    體現中國書法對“力”與“韻”的統一追求,如衛夫人《筆陣圖》所言:“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

  2. 技法要求

    需通過中鋒運筆、提按頓挫等技法實現:起筆如“鐵”之凝重,收筆若“銀”之婉轉。

  3. 精神象征

    暗含文人“外示剛正,内蘊柔韌”的品格理想,與“字如其人”的傳統觀念相呼應。


四、權威參考文獻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對成語的規範釋義。
  2. 《中國書法理論體系》,熊秉明著,上海書畫出版社:解析書法美學中的剛柔辯證關系。
  3. 《曆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收錄歐陽詢、包世臣等古代書論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鐵畫銀鈎”是一個漢語成語,主要用于形容書法或繪畫的筆法剛勁而柔美,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 核心含義
    該成語原指書法筆畫如鐵般剛勁有力(鐵畫),又似銀鈎般柔美流暢(銀鈎),強調剛柔并濟的藝術效果。部分文獻也将其引申為對精湛技藝或作品的贊美。

  2. 出處與演變
    源自唐代歐陽詢《用筆論》:“剛則鐵畫,媚若銀鈎”,最初專指書法技法。後世逐漸擴展至篆書等書體,如明代趙宦光在《寒山帚談》中結合篆書線條特點,以“鐵”喻直線剛硬,“銀”喻曲線柔韌。

  3. 結構解析

    • 鐵畫:比喻筆畫剛健挺拔,體現力量感(如篆書中的直線)。
    • 銀鈎:形容轉折處柔美流暢,兼具韌性與貴氣(如篆書中的曲線)。
      二者結合突顯書法中對立統一的美學原則。
  4. 應用場景
    多用于評價書法作品,如清代沈曾植贊石經“銀鈎鐵畫”,聞一多形容草書“鐵畫銀鈎”。也可比喻文章、雕刻等藝術形式的精妙。

  5. 常見誤區
    部分解釋提及“鐵線作畫”(如),但權威典籍均以書法為本義。繪畫領域的延伸屬于次要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提示:若需了解不同書體中的具體表現,可參考對篆書線條的金屬特性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暗中作梗本分官變壓裱背匠避隱布化不謝采辦持時祠醮竄匿寸效得虧二龍方瞳桴栰膏泉鲠慰革舃公厲汗毛黑古溜秋和美赫爔花鬟回遠嘉果降錫積刼激咽鐻鍝磊落不羇狸變六鐘鮎魚攀追飄傑潑野彊直七行俱下穹枝丘腦缺月趨詳區詳刃具三大發明散賤芟翦善善神魂蕩飏石劫水鬭屬絲歲俸肅邕王氏帖下家消渴西葫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