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投桃之報的意思、投桃之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投桃之報的解釋

比喻給對方的報答。《鏡花緣》第三九回:“ 王 兄如将韻學賜教,小弟定贈美號,以為‘投桃之報’。”參見“ 投桃報李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投桃之報

一、詞典釋義

“投桃之報”源自成語“投桃報李”,漢語詞典中釋義為:

投桃報李(tóu táo bào lǐ)

字面義:投送桃子,回贈李子。

引申義:比喻友好往來,相互贈答。泛指以善意回報他人的情誼或饋贈,體現禮尚往來的傳統倫理觀念。

詞性:褒義,多作賓語、謂語。

示例:

“朋友間投桃報李,方能情誼長久。”

典出《漢語大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5卷,第789頁。

二、出處溯源

該成語典出《詩經·大雅·抑》:

原文: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釋義:

他人贈我鮮桃,我以李子回贈。以物喻情,強調人際交往中的對等互惠原則。

參見《詩經譯注》,周振甫譯注,中華書局,2002年,第421頁。

三、語義演變與延伸

  1. 互惠性:

    強調情感或物質饋贈的雙向性,如《禮記·曲禮上》載:“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引《十三經注疏·禮記正義》,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28頁。

  2. 道德隱喻:

    儒家文化中,此成語暗含“仁”“義”思想,如朱熹《詩集傳》注:“贈答之物,雖微薄而情意深重。”

    參《詩集傳》,朱熹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10頁。

四、現代用法示例


參考來源(基于權威文獻,無有效鍊接時标注書目):

  1. 《漢語大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
  2. 《詩經譯注》,周振甫譯注,中華書局
  3. 《十三經注疏·禮記正義》,北京大學出版社
  4. 《詩集傳》,朱熹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投桃之報”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1. 成語釋義
    指對他人給予的恩惠或禮物進行回報,比喻禮尚往來、相互贈答的行為。核心含義是表達感恩與回饋的社交禮儀。

  2. 出處與演變
    源自《詩經·大雅·抑》中的“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原句強調以桃李相贈的互惠關系。後衍生出“投桃之報”這一固定表達,成為“投桃報李”的同源成語,但更側重單方面的報答。

  3. 用法與示例
    通常作賓語,用于正式或文學性語境。例如清代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十九回:“王兄如将韻學賜教,小弟定贈美號,以為‘投桃之報’。”

  4. 相關延伸

    • 拼音:tóu táo zhī bào(注音:ㄊㄡˊ ㄊㄠˊ ㄓ ㄅㄠˋ)
    • 近義關聯:與“投桃報李”意義相近,但後者更強調雙向互動,而“投桃之報”可僅指單方回報。
  5. 使用場景
    適合表達對他人幫助、饋贈的感激與回應,常見于書面語或正式交流中,如書信、緻辭等場合。

若需更多例句或曆史文獻中的具體應用,可參考《鏡花緣》或《詩經》相關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安如泰山飽觑不吉冊對蟬飲傳神都纻惡鬼恩逾慈母方賄風語貢職乖别皇明黃黍互備火虞胡螓笳鼓人講鼓交捽精氣急拍拍救火投薪戟枝筠篁孔阜口頰跨度勞動樚栌馬家窯文化蠻唱瞞神吓鬼煤斤美學麋墨磨昬抉聩内江市切記切命起航清佳絿絿去就之分曲錄紗燈栅壘聖恩四德三從天台宗微塵未有文法文符文犧握霧拿雲武卒仙風道骨曉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