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韩陵片石的意思、韩陵片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韩陵片石的解释

见“ 韩陵石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韩陵片石是汉语典故词汇,字面指北魏时期韩陵山石碑的残片,其核心含义源自文学评价典故。据唐代张鷟《朝野佥载》记载,南朝文人庾信在北方见到温子升所撰《韩陵山寺碑》后,评价"唯有韩陵片石,堪共语",喻指该碑文造诣超群。该典故包含三层释义:

一、地理溯源 韩陵指今河南安阳东北的韩陵山,北魏永熙二年(533年)高欢在此建定国寺并立碑纪功,碑文由"北地三才"之一的温子升撰写。《安阳县志》载此碑"文采斐然,镌刻精工",成为北魏文学代表作。

二、文学价值 《韩陵山寺碑》采用骈散结合的文体,既有"峰危马束,水险桥飞"的工整对仗,又含"运鼎足之业,启龙首之基"的散体叙事。《北齐书·文苑传》称其"辞理兼得,使华实相扶",体现北朝文学刚健特质。

三、语义流变 该典故经《朝野佥载》传播后,衍生出双重引申义:一指孤绝超拔的文艺精品,如清代钱谦益"韩陵片石,自可千秋";二喻知音难遇的境况,近人黄侃曾用"谁为韩陵片石语"表达学术孤独感。现代汉语中多用于学术领域,形容难以超越的典范之作。

网络扩展解释

“韩陵片石”是一个汉语成语,读作hán líng piàn shí,常用来比喻文采出众、少见的优秀文章。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成语来源与典故

  1. 历史背景
    该成语源于北魏时期的一场著名战役。丞相高欢以3万兵力在韩陵山(今河南安阳东北)大败尔朱氏20万大军,后在此修建定国寺,并命御史温子升撰写碑文(即《韩陵山寺碑》)以纪念战功。
    碑文采用对偶句式,气势恢宏,描写战争场面如“钟鼓嘈杂上闻于天,旌旗缤纷下盘于地”,被誉为“辞藻华丽,为不朽之作”。

  2. 南朝徐陵的评价
    南朝陈代尚书徐陵出使北朝时,曾感叹:“唯有韩陵片石堪共语”,意指北朝文人中唯有此碑文值得称道。这一评价使“韩陵片石”逐渐成为赞誉佳作的代称。


二、成语含义与用法


三、地理与文化遗产

韩陵山位于河南省安阳市东北约8.5公里处,其碑文遗迹曾为“安阳八大景”之一。虽原碑已失,但金代重刻的拓片现藏于北京图书馆,成为重要的历史文献。


四、文学影响

历代文人常引用此典,如明代诗人谢榛在《访韩陵片石》中写道:“可怜当世功,还见韩陵石”,借碑文咏史抒怀。

如需进一步了解碑文内容或历史细节,可参考《朝野佥载》《北史》等古籍,或查阅北京图书馆藏拓片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阿鼻鬼百骸白鷢鞭桶泊栢麤才倒曳得国慸葪地价税豆面对簿盾矛翻出服色符协盖浇饭概然鳏侯吕陵驾鼓简编姜桂之性椒花颂界址禁暴氏旧容钧曲匡鼎解颐窾言苦手览取老天巴地林兰卖友求荣毛龟媚趣恼闷匿户秾桃片雨皮袋戚辅跂趾陾陾软线弱龄散福少师生年受符受享淑惠水能碎剁泰勒王世子误作非为晓梦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