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hort course;micropaedia;concise edition]∶内容简略的著作,也指某一著作的简略本(多用做书名)
《中国通史简编》
(2) [books]∶泛指书籍
(1).串连竹简的带子。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且古书之多隐,未必昔人故欲难晓……经荒歷乱,埋藏积久,简编朽絶,亡失者多。” 唐 苏颋 《壠上记·玉屐》:“ 齐 建元 中,盗发 楚王 塚,获玉镜玉屐,又得古书,青丝简编。”
(2).指书籍。《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七》:“帝御 文明殿 受册徽号,册曰……休徵备载於简编,徽号过持於谦让。” 明 方孝孺 《心远轩记》:“穷居则乐之以终身,垂之於简编,岂不诚远矣哉!” 清 顾炎武 《谒夫子庙》诗:“宅有丝竹响,壁有简编留。”
(3).内容比较简略的著作;简本。如:《中国通史简编》。
"简编"是汉语中具有明确构词法和历史沿革的复合词。从词源学角度分析,"简"取竹简记载的简略之义,"编"指文献编纂,二字组合形成偏正结构,最早见于宋代《朱子语类》"看史须看一半便掩卷,料其后成败而为简编"的记载。
该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存在双重释义:①指经过简化整理的著作版本,如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②特指将多卷本著作浓缩而成的普及型版本,常见于学术领域。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补充说明其具有"删繁就简,便于传习"的核心特征。
从语用学角度看,该词常见于三类语境:1)学术著作题名,如《诗经简编》;2)出版说明中的版本标注;3)文献学领域的编纂方法论。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专题教程》指出,该词在当代使用中逐渐衍生出"数字化精简版本"的新语义。
构词法层面,"简编"符合汉语联合式合成词特征,其中"简"为形容词性语素限定"编"这一动词性核心语素,整体转化为名词指称特定文献形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汉语构词法研究》将其归类为"属性+动作"型偏正结构复合词。
“简编”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说明:
基本释义
与“缩写本”的区别
简编本并非缩写本。简编是内容简明的新著(如《清史简编》),而缩写本是对已有长篇作品的改写缩略(如《儒林外史》缩写本)。
其他用法
典型例句
该词主要用于学术或出版领域,强调内容的简明性,需注意与“缩写本”的差异。若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词典。
白带八十千被声背向边算辟引册印重犯穿花蛱蝶出推丹篆到哪座山里唱哪个歌鼎食洞虚敦盘朵殿二十四治方流蕃盛烽砦告麻贡物诟疾鹳鸡龟孙黑地昏天禾堂锦鲤激怒烂眼边灵标六一居士论空内庑偏为拼力钱串子乾荒佥坐起盖秋娘三天使扇动生荣死哀身架事心收方水菜胎位田家翁头欵头痛脑热湍濆玩兵黩武韦丹碑温房緼丽蜗斗霞笺显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