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少师的意思、少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少师的解释

(1).古代官名。“三孤”之一。 周 代始置,为君国辅弼之官,地位次于太师。 北周 以后历代多沿置,与少傅、少保合称“三少”。一般为大官加衔,以示恩宠而无实职。参见“ 少保 ”。

(2).古代官名。乐官。《仪礼·大射》:“僕人正徒相大师,僕人师相少师。” 郑玄 注:“大师、少师,工之长也。”工,指乐工。《论语·微子》:“少师 阳 ,击磬 襄 ,入於海。”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我今天去拜访过了。一个是 太师疵 ,一个是 少师强 ,还带来许多乐器。”

(3).古称士之致仕者。《仪礼·乡饮酒礼》“主人就先生而谋宾介” 汉 郑玄 注:“主人谓诸侯之乡大夫也;先生,乡中致仕者……古者年七十而致仕,老於乡里。大夫名曰父师,士名曰少师,而教学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少师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历史称谓,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一、古代官职名

  1. 周代三孤之一

    西周时期,“少师”与“少傅”“少保”并称“三孤”,为三公(太师、太傅、太保)的副职,负责辅佐天子处理政务,地位仅次于三公。此官职象征极高的政治地位,常见于《周礼》等典籍记载(来源:《汉语大词典》第2卷,商务印书馆)。

  2. 历代沿革

    后世如北魏、隋唐等朝代沿置“少师”作为太子属官,教导太子德行政务;元明清时期则为虚衔或荣誉性加官,授予德高望重的大臣(来源:《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

二、现代引申义

  1. 尊称技艺宗师

    现代汉语中,“少师”可尊称在戏曲、工艺等领域造诣深厚的宗师,例如“京剧少师”“木雕少师”,强调其技艺传承的权威性(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2. 姓氏与复姓

    作为罕见姓氏,“少师”源自周代官职名,部分家族以先祖官职为姓(来源:《中国姓氏大辞典》,江西人民出版社)。

三、文化典故中的意象

《论语·微子》记载春秋时乐官“少师阳”击磬于卫,后以“少师”代指隐逸的高士或失意的贤者,成为文人诗词中的文化符号(来源:《论语译注》,杨伯峻注,中华书局)。


参考资料说明:以上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古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辞书,并依据《周礼》《论语》等典籍及姓氏研究文献进行考据。因辞典无在线公开版本,暂不提供链接,读者可查阅纸质或官方电子版辞书验证。

网络扩展解释

“少师”一词的含义可从多个角度解析,主要涉及古代官职和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称谓:

一、古代官职

  1. 核心职能
    少师为“三孤”之一(与少傅、少保合称),始于周代,是辅佐君主的重臣,地位仅次于太师。北周后历代沿袭,但多为虚衔,用于加封显贵以示恩宠,无实际职权。

  2. 历史演变

    • 春秋时期:楚国设少师,作为君主辅弼官(如楚平王任命费无忌为太子少师)。
    • 西晋至明清:成为太子属官“三少”之一,明清时多由朝臣兼任,仍为虚职。

二、其他含义

  1. 乐官
    部分朝代(如周代)少师也指乐官的副职,如《论语·微子》提及“少师阳”负责击磬。
  2. 退休士人
    汉代文献中,“少师”偶指年长致仕(退休)的士人。

三、补充说明

个别资料(如、2)提到“少师”作为成语,形容学生高效学习,但此用法未见于权威历史文献,可能为现代引申义或误用,需谨慎参考。

建议需深入考证时,可查阅《周礼》《明史》等典籍,或访问高权威性来源(如)。

别人正在浏览...

残芳谗讟钞骑刀把子儿女心肠二周放送锋栝服道干父之蛊歌唱关子滚纳夾衣集大成结冰谨顿近昵衿缨纠黜九室罽衣絶峯絶影开尊空壳子跨进乱阱骂诃泖塔闵天纳谏如流内阁凝雾逆诈片甲不留朴鲠瓶窑仆僵耆阇勤奋罄尽曲形燃烧商侣升勺省辖市神应失传史观四带随牒跳脓通虏同室操戈罔极之恩玮艺潙印禅问事蜗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