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海纳的意思、海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海纳的解释

(1).喻容受量大。《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 李周翰 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序:“太史听鼓而论功,司马张旃而赏获。上则云布雨施,下则山藏海纳。”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中:“ 韩公 曰:‘史官,国之枢机也。其如海纳之醉乎?’”

(2).谓广泛采纳。 唐 陆贽 《兴元论续从贼中赴行在官等状》:“輟沐吐哺,虚襟坦怀;海纳风行,不疑不滞。”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海纳”是一个汉语成语,具有以下多层含义和用法:

一、基本含义

“海纳”的字面意思是“大海容纳百川”,比喻胸怀宽广、包容万物。其核心在于强调包容性和容纳力,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具有极大的包容度。


二、词源与详细解释

  1. 古代文献来源

    • 最早可追溯至《庄子·外物》:“大海者,天之所以为大也,其水道浩渺,众流会海,而不加增一寸。” 此句通过描绘大海的浩瀚,暗喻包容万物的境界。
    • 另一出处为《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 李周翰注解:“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
  2. 两层引申义

    • 容受量大:指心胸宽广,能接纳不同意见或人才(如形容领导者的气度)。
    • 广泛采纳:表示对知识、观点等的广泛吸收,如唐代陆贽所言“海纳众流”。

三、使用场景


四、相关词汇

五、读音与结构


“海纳”不仅是一个描述自然现象的词汇,更承载了中华文化中推崇的包容精神,适用于个人修养、学术研究及社会文化等多个维度。

网络扩展解释二

海纳

海纳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是“海”,是一个形声字,由左右两个部分组成。左边的“氵”表示水的意义,右边的“亥”表示海的意义。

第二个部分是“纳”,是一个声旁字,由左右两个部分组成。左边的“纟”是纳的声旁,右边的“内”是纳的义旁。

海纳的来源是《左传·宣公十年》:“子西海纳,夫子来。”意思是说孔子向西而海纳。这里的“海纳”指的是大海容纳孔子或其学说,含有接纳、容纳的意思。

在繁体字中,“海纳”与简体字一样写作“海纳”,没有变化。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海纳的“纳”字还有一个古旧的形态,由上下两个部分组成。上面的部分是“⺈”,表示纳的声旁,下面的部分是“木”,表示纳的义旁。

以下是一些关于海纳的例句:

1. 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2. 我们应该学会海纳百川,以开阔自己的眼界。

3. 古代的帝王都懂得海纳百家之言,以充实自己的智慧。

一些与“海纳”相关的词语包括:

组词:海寓、海纳百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近义词:容纳、接纳、包容。

反义词:排斥、拒绝、忽视。

别人正在浏览...

暗门襟编氓币爵并臻避秦客财幸怅惋大本曲大漕打分大天电目垫平叠扑蔸子对笔发旦梵书范缜蛤梨够得着故二榖皮巾航模焦圈儿借耀兢畏极寿无疆絶壁句型课第课笃疴疾溃决缧絷冷瑟瑟连载菉竹盲翁扪籥密札谋谮木上座襁保倾挠亲谒裘茸髯蛇戎经揉合软糖如命沈命法市称手相手字苏功无匮五乐享亭小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