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大本曲的意思、大本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大本曲的解释

白族的曲艺。已有数百年历史。流行于 云南 大理白族自治州 ,有南腔和北腔之分。一人演唱,一人6*弹三弦伴奏。以白语为主,也有用汉语的。唱词格式大都是四句一组,前三句为七字句,第四句为五字句。后又在其基础上发展出“吹吹腔”,除有民间乐舞的特点外,还吸取了汉族戏剧的优点,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大本曲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大本曲,是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地区流传的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说唱艺术形式。它集文学、音乐、表演于一体,是白族人民重要的文化表达方式和精神生活载体。以下是其详细释义:

  1. 定义与性质 大本曲,亦称“唱大本子曲”,是一种白族传统曲艺。其核心特征是以说唱结合 的形式,叙述长篇故事(即“大本”之意)。表演者通常为一人,自弹三弦伴奏,或由另一人用三弦伴奏,演唱者执扇或手帕辅助表演,通过唱腔、道白来演绎内容丰富的叙事文本。它不同于短小的白族调(民歌),专指演唱有完整故事情节的长篇曲目。来源:《中国戏曲曲艺词典》、《白族音乐志》。

  2. 历史渊源 大本曲的形成与发展深受汉文化影响,尤其与明清时期的汉族说唱艺术(如弹词、宝卷)以及地方戏曲关系密切。它在传入白族地区后,与白族语言、音乐、风俗习惯相融合,经过长期本土化演变,约在明清之际趋于成熟,成为白族独有的曲艺品种,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来源:《云南文化艺术词典》、《白族文化史》。

  3. 表演形式与音乐结构

    • 表演形式: 主要为坐唱。演唱者(“先生”)居于中心位置,以三弦 为主要伴奏乐器(自弹或他人伴奏)。表演时注重语言的韵律美和唱腔的感染力,辅以适度的表情和简单手势。
    • 音乐唱腔: 音乐结构相对固定,以“三腔九板十八调” 为基本框架。“三腔”指主要声腔流派(南腔、北腔、海东腔);“九板”指九种基本唱腔板式,用于表现不同情绪和情节;“十八调”则指穿插在正曲中的辅助性小调或杂曲,多用于抒情或特定场景描绘。唱腔高亢激越或婉转抒情,具有浓郁的白族风格。来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云南卷》、《白族大本曲研究》。
  4. 文学脚本与题材内容

    • 脚本: 称为“大本子”,多为韵文体或韵散结合体。唱词结构严谨,讲究押韵(白语韵)和平仄,常用白族特有的“山花体”(七七七五句式)。
    • 题材: 内容极其广泛,主要来源于汉族历史故事、传说、古典小说、戏曲(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秦香莲》、《三国演义》选段等),以及白族本民族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社会生活。主题多涉及忠孝节义、爱情婚姻、社会伦理、英雄事迹等。来源:《白族文学史》、《大理白族大本曲》。
  5. 文化价值与现状 大本曲不仅是白族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研究白族语言、文学、音乐、历史、民俗的“活化石”。它在历史上是白族民众获取知识、道德教化、娱乐休闲的主要途径。如今,大本曲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保护,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传承人培养、学术研究、舞台演出等形式进行活态传承,继续在白族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网络扩展解释

大本曲是白族特有的民间说唱曲艺形式,主要流行于云南大理白族聚居区。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大本曲又称“本子曲”,意为演唱长篇故事的曲子,以白族诗歌“三七一五”(前三句七字、第四句五字)的格律为基础,结合说唱与三弦伴奏表演。其名称中“大本”指长篇故事,“曲”则体现音乐性特征。

二、艺术特征

  1. 表演形式
    由一人执扇或手绢主唱(分饰多角),另一人弹三弦伴奏,仅需桌椅即可表演。唱词以白族语为主,道白和韵诗常夹杂汉语。

  2. 音乐体系
    发展出成熟的“三腔、九板、十八调”声腔系统:

    • 三腔:南腔(婉转柔和)、北腔(高亢粗犷)、海东腔(地域流派);
    • 九板:表现不同情感的曲牌,如正板、大哭板、边板等;
    • 十八调:辅助性小调,如放羊调、道情调等。

三、文化内涵

四、历史与现状

明代已形成规模,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有南、北腔流派之分,传承人分为国家至县级四级体系。

如需了解具体曲目或传承人详情,可查阅相关文献或非遗保护机构的公开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案抚八夤悖异擦减扯巴顶事敌战肺活量奉为圭臬粉骷髅佛郁附子感染蛤蜊粉工场古调单弹晦伪降陟鹪金鲛人交事憍泄济济然畿田灸灼连窝端灵幢落脚露蛬风蝉每日价门坎秘而不言密室鸟骇鼠窜迁声峭绝柔顺纱帽圆领商庶善治善能牲牵深目国手批摅词熟滑书帷书帐私谐欢好颂辞榻床太学体滕薛争长天绪湍回问缣游乌篷咸浸浸咸泉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