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课第的意思、课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课第的解释

(1).考核、评论等次。《楚辞·招魂》“与王趋 梦 兮课后先” 汉 王逸 注:“言己与 怀王 俱猎于 梦泽 之中,课第羣臣先至后至也。”

(2).谓考核政绩并加叙次。 唐 权德舆 《奉送从叔赴任鄱阳序》:“况 番君 故地,理通下邑,其壤沃,其境清,惠和简廉,可以游刃。异日 九江 之西上百里课第於有司者,其在叔父乎!” 唐 柳宗元 《故银青光禄大夫开国伯柳公行状》:“公则修《虞书》之考绩,举 汉 代之课第,处事详諦,无依违故纵之败,奉法端审,无隐忌峭刻之文。”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课第”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根据《汉语大词典》和《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记载,该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1. 考核评定等级

作为古代官吏选拔制度术语,指通过课试评定优劣次序。例如《新唐书·选举志》载:“凡课第之法,中书门下较其优劣而奏闻。”此处指对官员政绩进行量化考核后划分等级,作为升迁依据。

2. 科举考试的排名

在科举制度中特指经殿试后公布的进士名次。《宋史·职官志》有“礼部课第进士,列名放榜”的记载,表明该词曾用于描述科举考试的最终排名体系,与“甲第”“等第”构成同类行政术语。

现代汉语中该词已退出日常使用范畴,仅见于历史文献研究领域。其构词法符合古汉语特征,“课”取“考核”义,“第”取“次序”义,二字组合形成动宾结构的专业术语。

网络扩展解释

“课第”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1. 考核、评论等次
    指对人员或事务进行评定,划分等级。例如《楚辞·招魂》中“课后先”的注解提到,汉朝王逸解释为“课第羣臣先至后至”,即通过考核确定群臣的先后次序。

  2. 考核政绩并加叙次
    特指对官员政绩的考核与排序。如《晋书·职官志》记载设有“课第曹”这一官职,专门负责此类事务。唐代权德舆在《奉送从叔赴任鄱阳序》中也提到“课第於有司者”,强调通过考核确定官员的政绩排名。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古籍案例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晋书·职官志》或唐代柳宗元的相关论述。

别人正在浏览...

安枕边钥笔錔虫豸畜愤村耆大包单大伯当铺旦日等列彫癠彫篆哆啰嗹防吏冯至赋比兴辐分干电池餻李各白世人革包贡礼寡独光碌碌汉陵河员红夷炮华阶滑习徽徽嘉节简嘿髻丛荆舒旧侣开鬨看法磈磊枯树逢春凉飕飕撩蜂剔蝎柳影花阴嫫姑鸟为食亡女郎花霹雳木毬寒入馅霜旻酸酽索帬陶罐桃花扇腿裆瓦釜雷鸣王后卢前衔哀鲜霁小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