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兵书。 唐 韩愈 孟郊 《征蜀联句》:“小臣昧戎经,维用赞勋劼。”
“戎经”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及解释如下:
戎经(拼音:róng jīng)指兵书,即与军事战略、战争相关的典籍。该词由“戎”(军事、兵器)和“经”(经典、典籍)组合而成,字面意为“军事经典”。
最早见于唐代韩愈与孟郊的《征蜀联句》:
“小臣昧戎经,维用赞勋劼。”
此处“戎经”指军事策略的典籍,诗人自谦未通晓兵书,但仍愿辅佐建功。
现代汉语中,“戎经”已不常用,多出现在古籍研究或诗词引用中。如需类似表达,可用“兵书”“兵法”等替代。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征蜀联句》原文或古代军事典籍。
《戎经》是古代兵法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是一本以指导军事战争为主题的著作。
《戎经》的拆分部首是戈和日,其中戈为主字部首,日为次字部首。
《戎经》的总笔画数是12画。
《戎经》是由中国古代文化中对兵法、战争经验的总结和研究而形成的著作。
《戎经》的繁体字形為「戎經」。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变迁,字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整体来看,《戎经》的字形变化较小。
1. 他经常研读《戎经》来提高自己对军事战争的理解。
2. 在《戎经》中,提到了很多有关兵法和军事战略的重要原则。
1. 兵法战略
2. 军事战争
3. 战略家
4. 兵書研究
1. 军事经典
2. 兵法典籍
3. 兵书经典
1. 和平
2. 非战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