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海納的意思、海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海納的解釋

(1).喻容受量大。《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形器不存,方寸海納。” 李周翰 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納百川也。言其包含廣也。”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序:“太史聽鼓而論功,司馬張旃而賞獲。上則雲布雨施,下則山藏海納。” 唐 範摅 《雲溪友議》卷中:“ 韓公 曰:‘史官,國之樞機也。其如海納之醉乎?’”

(2).謂廣泛采納。 唐 陸贽 《興元論續從賊中赴行在官等狀》:“輟沐吐哺,虛襟坦懷;海納風行,不疑不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海納”是一個漢語成語,具有以下多層含義和用法:

一、基本含義

“海納”的字面意思是“大海容納百川”,比喻胸懷寬廣、包容萬物。其核心在于強調包容性和容納力,常用來形容人或事物具有極大的包容度。


二、詞源與詳細解釋

  1. 古代文獻來源

    • 最早可追溯至《莊子·外物》:“大海者,天之所以為大也,其水道浩渺,衆流會海,而不加增一寸。” 此句通過描繪大海的浩瀚,暗喻包容萬物的境界。
    • 另一出處為《三國名臣序贊》:“形器不存,方寸海納。” 李周翰注解:“方寸之心,如海之納百川也,言其包含廣也。”
  2. 兩層引申義

    • 容受量大:指心胸寬廣,能接納不同意見或人才(如形容領導者的氣度)。
    • 廣泛采納:表示對知識、觀點等的廣泛吸收,如唐代陸贽所言“海納衆流”。

三、使用場景


四、相關詞彙

五、讀音與結構


“海納”不僅是一個描述自然現象的詞彙,更承載了中華文化中推崇的包容精神,適用于個人修養、學術研究及社會文化等多個維度。

網絡擴展解釋二

海納

海納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第一個部分是“海”,是一個形聲字,由左右兩個部分組成。左邊的“氵”表示水的意義,右邊的“亥”表示海的意義。

第二個部分是“納”,是一個聲旁字,由左右兩個部分組成。左邊的“纟”是納的聲旁,右邊的“内”是納的義旁。

海納的來源是《左傳·宣公十年》:“子西海納,夫子來。”意思是說孔子向西而海納。這裡的“海納”指的是大海容納孔子或其學說,含有接納、容納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海納”與簡體字一樣寫作“海納”,沒有變化。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海納的“納”字還有一個古舊的形态,由上下兩個部分組成。上面的部分是“⺈”,表示納的聲旁,下面的部分是“木”,表示納的義旁。

以下是一些關于海納的例句:

1. 文化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2. 我們應該學會海納百川,以開闊自己的眼界。

3. 古代的帝王都懂得海納百家之言,以充實自己的智慧。

一些與“海納”相關的詞語包括:

組詞:海寓、海納百川、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近義詞:容納、接納、包容。

反義詞:排斥、拒絕、忽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