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软糖的意思、软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软糖的解释

[cotton candy;candy floss] 柔软的糖块

详细解释

(1).饴糖。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四·饴糖》﹝集解﹞引 韩保昇 曰:“飴,即软糖也。”

(2).软质的糖果。相对于硬糖而言,如奶糖之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软糖是一种以胶体、糖浆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半固态糖果,具有柔软弹性的口感特征。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其核心特质体现在「质地柔韧、含水量较高」的物理属性,以及「通过凝胶剂形成网状结构」的食品加工原理。

从生产工艺角度分析,软糖通常采用明胶、果胶或淀粉作为凝固剂,配合白砂糖、葡萄糖浆等甜味物质,经熬煮、冷却、成型等工序制作。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指出,现代软糖可分为三类:琼脂型(如传统凉糕)、明胶型(如水果软糖)及淀粉型(如东北大虾糖),不同凝胶剂直接影响成品的咀嚼感和保质期。

在文化认知层面,《中华饮食文化大辞典》记载,软糖在我国最早可追溯至唐代的「胶牙饧」,这种用麦芽糖制成的节庆食品,因其「粘软适口」的特性成为元宵节传统甜食,印证了软糖类制品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传承脉络。

现代食品工业标准(GB 17399-2016)明确规定,软糖的含水量需控制在8%-18%区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0%,这些理化指标既保障了产品稳定性,又形成了区别于硬糖、酥糖的独特感官体验。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多个权威来源综合整理,关于“软糖”的详细解释如下:

定义与基本特性

软糖是一种质地柔软、微具弹性的糖果,通常呈现透明或半透明状。其核心特点在于含水量较高(约10%-20%),通过添加胶体物质形成凝胶结构,赋予独特的咀嚼感。

主要成分与工艺

  1. 基础原料:以白砂糖、淀粉糖浆为主,搭配明胶、果胶等亲水性凝胶剂,经加热溶解后成型。
  2. 胶体作用:胶体成分(如明胶)是软糖弹性的关键,不同胶体比例可调节口感软硬度。

分类与口味

历史背景

软糖的起源可追溯至1886年,普遍认为由美国率先发明。

与其他糖果的对比

若需进一步了解制作工艺或具体配方,和中的详细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案沓播放禅数陈列室仇饷春祠骢马郞从同敌寇逗乐子短后衣多赘焚销歌伎公务诡産归闲谷芽顾渚春孩儿茶恒属黄鹤醉翁恍忽黄縢酒活捉郊畿家喻户习稽较精馏惊神泣鬼记念居官守法空退兰陔唠哆羸惫冷金令攸盟约民词判定跑船炮衣轻机清明清优曲木几熔丝桑盖生物降解圣谕慎刑实状守身如玉属寮天纲田卢通宵彻夜外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