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保山婆的意思、保山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保山婆的解释

媒婆。 明 袁宏道 《与丘长孺书》:“弟作令备极丑态,不可名状。大约遇上官则奴,候过客则妓,治钱穀则仓老人,諭百姓则保山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保山婆

保山婆是汉语中对女性媒人的一种旧称,特指在传统婚姻缔结过程中承担说合、担保责任的女性中间人。该词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主要流行于部分方言区(如西南官话区),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三层:

一、词义解析

  1. “保山”之义

    “保山”源于古代婚俗中的“保人”角色,意为“担保如山”,强调媒人在议婚时需为男女双方的家庭背景、品行等作信用担保,确保婚约的可靠性。

  2. “婆”之指代

    “婆”是对从事特定职业的老年女性的称谓,凸显此类媒人多由年长女性担任,因其社会经验丰富且熟悉民间婚嫁礼俗。

二、社会角色与文化功能

保山婆不仅牵线撮合,还需履行以下职责:

三、地域使用与演变

该词常见于明清小说及地方志书(如《醒世姻缘传》),近代后随自由婚恋普及而逐渐式微,现仅存于方言口语或民俗研究文献中。


来源依据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53页。
  2. 袁庭栋《古人称谓》,中华书局,2018年,第287页。
  3. 《中国民俗文化大观·婚姻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89页。

网络扩展解释

“保山婆”是一个具有历史色彩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可通过以下方面详细解析:

1. 基本释义

“保山婆”指媒婆,即传统社会中以说媒为职业的女性。该词多见于明清时期的文献,带有口语化特征,现代已较少使用。

2. 出处与文献例证

该词最早见于明代文学家袁宏道的书信《与丘长孺书》:“弟作令备极丑态,不可名状。大约遇上官则奴,候过客则妓,治钱穀则仓老人,諭百姓则保山婆。”此处以“保山婆”比喻地方官员在百姓面前如同媒人般巧言令色的形象。

3. 用法特征

4. 近义词与关联词

5. 现代使用情况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属罕见,主要作为文学或历史研究中的考据对象。如需了解更详细的古代职业称谓体系,可参考明清白话小说或地方志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靉霼安车輭轮白饭猵狭遍野不想出蛏田赤土国出家修道踔善到临大音希声东君东岳笃痾繁词蜂铃公娼公认孤尖古门笺传焦渴交通站结绮积基树本句除开印口兵悃恻敛衾撩脚懔慄罗毕眠花宿柳螟蟊沤浮泡影庆廉髯鬣人性三人成虎舍利子塔生齿日繁诗魂收没双笔説不上嘴説夫颂礼天厌土功讬翰王猷韦藩五德五圻下牢咸杬子歇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