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公娼的意思、公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公娼的解释

旧时得到官方许可的公开卖淫者。别于秘密卖淫的私娼。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公娼是汉语词汇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社会背景的术语,其核心含义指在官方许可或管理下合法存在的性工作者。以下从词典释义角度详细说明:

一、词典释义

  1. 合法性与官方管理

    指由政府机构批准设立、登记在册并受特定法规约束的性服务从业者。区别于非法私娼,“公娼”的存在需符合当时地方或国家制定的管理规范,例如缴纳捐税、定期体检等制度。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2. 词源构成

    • 公:意为“官方”“公共”,强调其合法性与公开性;
    • 娼:泛指以性交易为职业者。

      二字组合凸显此类职业受官方监管的属性。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二、历史背景与制度特征

公娼制度曾存在于中国近代部分城市(如民国时期的上海、广州),政府通过颁发执照、划定“乐户”区域、强制体检等方式进行管理。该制度旨在控制性病传播、增加税收,但本质上是对特定群体的制度化剥削,1950年代后在中国大陆被彻底废除。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

三、相关概念辨析


参考资料:

  1. 罗竹风主编. 《汉语大词典》. 商务印书馆, 2012.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3. 李长莉. 《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8.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权威词典及历史资料,"公娼"指旧时官方许可的合法卖淫者,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核心定义 指经政府批准、纳税并接受管理的性工作者,与秘密活动的私娼形成对比。该制度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时期管仲设立的"女闾",通过征收性服务税费充实国库。

二、管理特征

  1. 官方许可:需向官府登记,取得合法从业资格;
  2. 制度监管:定期接受身体检查,缴纳特定税费;
  3. 场所限定:多在指定区域(如古代"花街")集中经营。

三、历史演变 台湾地区在日据时期建立公娼制度,至1997年台北市废除公娼,现存合法公娼寮主要分布在桃园等地。大陆地区该制度已于1949年后废止。

四、社会语境 该词多用于讨论性产业历史、女性权益等议题,近义词为"官妓",反义词为"暗娼"。现代法律语境中,该概念已被"合法性交易"等术语替代。

别人正在浏览...

巴不能勾逼嫁比类合义弊衣疎食朝家超前轶后谶録嗤鄙愁凄刍泥出气筒道人头短传敦碻恩深义重反之痱疮过密衡管宦海浮沉缴收介电常数节节排排节旌解閲洁斋激进叽叽喳喳金声玉服戟卫急性橛守成规拘指坤宁宫勒铭燕然乐迁两梁冠连闼洞房憀然醨酪陵柏六耳不同谋绵蒙铙歌闹开宁为鸡口,毋为牛后泙派瓢笠评论员普加穷日落月球鱼伤破山窠霜瓦讨乱通儒硕学完浃未决犯先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