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收没的意思、收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收没的解释

犹没收。强制地将财产收归官有。《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或云寄附隐藏,復加收没。”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曹靖华译<苏联作家七人集>序》:“ 靖华 译的两种小说都积在 台静农 家,又和‘新式炸6*弹’一同被收没。”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收没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收没(shōu mò)是现代汉语中的正式用语,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依法强制收缴并归公

指国家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依据法律规定,将个人或组织的非法所得、违禁物品或用于违法行为的财物强制收回并上缴国库。此含义强调法律强制性和所有权转移至国家的特征。

示例:

海关在稽查行动中依法收没了走私的文物。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第1186页;《法学大辞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收录“没收”相关条款。

二、古代汉语中的“没收”同义表述

在历史文献中,“收没”与“没收”意义相通,指官府对财产、土地的强制充公行为,多用于刑罚或抄家场景。

示例:

《明史·刑法志》载:“犯谋逆者,家产收没入官。”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第5卷第108页;《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收录“收没”词条。


使用特征说明:

  1. 词性:动词(及物),需带宾语(如“收没财产”)。
  2. 语体色彩:属书面正式用语,多用于法律、行政文书及新闻报道。
  3. 构词分析:联合式合成词,“收”(接收)与“没”(隐藏→充公)复合而成,凸显“强制归属公权”的核心语义。

权威参考依据:

(注:因辞典数据库版权限制,未提供直接链接,文献来源均标注权威出版社及页码供查证。)

网络扩展解释

“收没”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基本含义指通过强制手段将财产或物品收回并归为官方所有,常与法律制裁或行政措施相关。以下是详细解析:

  1. 核心含义
    “收”表示接收、获取,“没”意为剥夺或失去,组合后强调强制剥夺所有权的行为。例如官府没收非法财物,或依法收缴涉案财产。

  2. 历史引证与用法

    • 古代文献如《南史·齐纪下》记载:“或云寄附隐藏,復加收没”,描述东昏侯时期对隐匿财产的没收。
    • 现代用例可见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中提到的译作被“收没”,体现强制收缴的语境。
  3. 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法律、行政或历史描述中,如:

    • 政府打击犯罪时没收赃物;
    • 历史上对叛乱者财产的充公;
    • 文献中描述资产被强制收回的情况。
  4. 补充说明
    部分资料将其归类为成语,但实际使用中更多作为动词短语,需根据上下文判断是否为固定搭配。

别人正在浏览...

阿殿边衅操畅草蓐抄名宠妾蹙踏单刀赴会担干系丹头倒垂莲甸地鼎铏方司格疯闹该洽甘约高山反应贡祭管子果皮画虎不成反类狗会元酱油焦唇解诮警衞金融资本禁子均土刻舟求剑口词凛若秋霜林业芦笛梅花墅楣机郿绦梅盐懵怔面旋米廪凝眸驽马十驾欧脱乞良齐眉席晴波轻量遒直肉台盘耎毳尚文山宗声速饰官太极天定毋翼而飞邪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