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螟蟊的意思、螟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螟蟊的解释

两种吃稻的害虫。 宋 黄庭坚 《常父惠示<丁卯雪十四韵>谨同韵赋之》:“元年冬无泽,穴处长螟蟊。”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螟蟊"是汉语中具有特殊构词形式的复合名词,本义指两类危害农作物的害虫,后衍生出多重文化内涵。根据《汉语大词典》(第二版)释义,该词可分三层次解读:

一、字源本义 "螟"特指蛀食禾心的螟蛾幼虫,如《尔雅·释虫》载"食苗心,螟";"蟊"指食禾根的害虫,《说文解字》释为"虫食艸根者"。二字合称始见于《诗经·小雅·大田》:"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汉代郑玄注疏明确指出"食心曰螟,食根曰蟊"。

二、引申词义

  1. 灾害象征:古代农书《齐民要术》将螟蟊列为"五谷之害",与蝗灾并称农业大患,如北魏贾思勰记载"春锄起地,夏以除草,秋以殄螟蟊"。
  2. 社会隐喻:《旧唐书·文宗纪》用"螟蟊为灾"喻指贪官污吏,宋代理学家朱熹在《诗集传》中引申为"祸国殃民者"。

三、现代应用 在昆虫分类学中,螟蟊已不作为规范生物学术语,但在农史文献中仍特指鳞翅目螟蛾科(如三化螟)与鞘翅目金龟子科(如蛴螬)两类幼虫的复合危害现象。现代《植物保护大辞典》将其列为古代虫害的代称词条。

文献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中国农业出版社《植物保护大辞典》。

网络扩展解释

“螟蟊”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螟”和“蟊”两种害虫名称组合而成,具体含义如下:

  1. 分字释义

    • 螟:指螟虫,属于鳞翅目害虫的幼虫,常蛀食水稻、玉米等作物的茎部或穗部,导致植株枯死或减产。
    • 蟊:原指蟊贼(蝼蛄等),属于直翅目害虫,主要啃食作物根部或幼苗,破坏植物生长基础。
  2. 整体含义
    二者合称“螟蟊”,泛指危害农作物的两类典型害虫,尤其对水稻种植造成严重威胁。古汉语中常以这类词汇代指农业灾害或社会中的破坏性因素。

  3. 补充说明
    在《诗经》等古籍中,“螟”“蟊”常与其他害虫(如“贼”“蠈”)并列出现,体现古代对农业虫害的细致分类。现代汉语中,该词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文献或特定语境中。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具体危害或防治方法,建议结合农业专业资料扩展阅读。

别人正在浏览...

艾炷慠如白粲百翮搏击抽搐川岫得中东爨断疟断疑发传方近飞鼯负性高梁跟挂挂秦金黑鬒鬒火剌剌寋鄂计量锦川浄觉惊秋寄纸矍圃举息口案款实良匠立人达人卖才媚趣门阿攀奉譬比潜匿沏迭请酒穷野弱智上爵梢槭耍线儿树立疏头疏妄桃蠧天殃擿谶头昏脑闷亡畔微详文职五韪雾绡孝德小尽小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