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痾的意思、笃痾的详细解释
笃痾的解释
重病。《三国志·魏志·管宁传》:“﹝ 寧 ﹞沉委篤痾,寝疾弥留。”
词语分解
- 笃的解释 笃 (篤) ǔ 忠实,一心一意:笃学。笃信。笃志。笃情。笃厚。 厚实,结实:“彼其之子,硕大且笃”。 病沉重:病笃。 笔画数:; 部首:竹; 笔顺编号:
- 痾的解释 痾 ē 古同“疴”,病。 宿怨;旧仇。 痾 ē ㄜˉ 古同“屙”,排泄(粪便)。 笔画数:; 部首:疒;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笃痾"是一个汉语词汇,属于较为书面化且略显古雅的表达,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其核心含义指非常严重或难以治愈的疾病。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工具书和语言学研究的详细解释:
一、 字义分解与组合
- 笃 (dǔ): 本义指马行走缓慢,引申为深厚、沉重、病势危重。在形容疾病时,特指病情深重、危急。例如《说文解字》对“笃”的解释包含“厚也”,在疾病语境下取其“沉重、深重”之意。
- 痾 (kē / ē): 同“疴”,指疾病、病患,尤其指缠绵日久的病、重病。例如《玉篇·疒部》释“疴”为“病也”。
二、 词汇整体含义
“笃痾”是由“笃”和“痾”两个语素组合而成的复合词,属于偏正结构,“笃”修饰“痾”,强调疾病的严重程度。因此,“笃痾”意指:
- 深重、危重的疾病。
- 难以治愈的沉疴、顽疾。
- 病势沉重、危及生命的病症。
三、 语义特点与使用
- 程度深重: “笃”字的核心在于强调疾病的严重性、危急性,而非普通小病。
- 病程迁延: “痾”字常带有长期性、慢性、难以痊愈的意味,“笃痾”通常也隐含此意。
- 书面语体: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主要用于书面语、文学作品或特定语境(如中医文献),日常口语中较少使用。更常见的同义或近义表达有“重病”、“沉疴”、“顽疾”等。
- 古语残留: “笃痾”保留了较多的古汉语词汇特点。
四、 权威来源参考
- 《汉语大词典》: 该词典是收录汉语词汇最全、释义最权威的工具书之一。其对“笃”的释义包含“(病势)沉重”,对“疴”(痾)的释义为“病”。虽然没有直接收录“笃痾”词条,但其对构词语素的权威解释是理解该词的基础。来源:罗竹风主编.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1993.
- 《古代汉语词典》: 该词典专门收录解释古代文献中的词语。其对“笃”的释义明确包含“病重”,对“疴”(痾)的释义为“病”。这直接支持了“笃痾”表示“重病”的含义。来源: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 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第2版.
- 《说文解字》及注本: 作为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典,是理解汉字本义的根本依据。许慎《说文解字》释“笃”为“马行顿遟”,段玉裁注引申其义包含“厚”、“甚”,其中“甚”义可用于形容病重。释“疒”(部首)为“倚也,人有疾病,象倚箸之形”,与疾病相关。来源: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后世有多种校订本,如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 《玉篇》: 中国古代重要的字书。其对“疴”(痾)的解释“病也”,是理解该字含义的早期重要依据。来源:顾野王. 玉篇. (原书已佚,今存宋本《大广益会玉篇》等)。
- 古代文献用例: 虽然“笃痾”作为固定组合在现代辞书中收录较少,但在古代文献中能找到类似表达或单字用于疾病语境的例证(如《礼记》、《黄帝内经》等),印证了其语义。理解其含义需结合古代汉语词汇特点和构词法。
“笃痾”意指极其严重、危重或难以治愈的疾病,是一个带有古雅色彩的书面语词汇。“笃”强调病情的深重危急,“痾”指疾病本身,组合后凸显了疾病的严重性和危险性。其含义在权威汉语工具书对构词语素的解释中得到充分支持。
网络扩展解释
“笃痾”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以下信息综合理解:
1. 基本释义
“笃痾”指重病,由“笃”(表示深重、严重)和“痾”(同“疴”,指疾病)组成。该词多见于古代文献,例如《三国志·魏志·管宁传》中记载:“﹝寧﹞沉委篤痾,寝疾弥留”(意为管宁身患重病,卧床不起)。
2. 词源解析
- 笃:本义为马行迟缓,后引申为“深厚”“沉重”之意,如《后汉书》中“笃癃无家属”即指病重之人。此外,“笃”也有“忠实、诚实”的常见用法(如“笃信”)。
- 痾:通“疴”,指疾病,如“沉痾”即重病。
3. 使用场景
该词属于文言用法,现代汉语中极少出现,主要用于古籍文献或特定语境下的引述。其近义词包括“沉痾”“重疾”等。
若需引用“笃痾”,建议结合具体语境,优先使用现代汉语中更通用的词汇(如“重病”),以确保表达清晰。如需查询更多古籍用例,可参考《三国志》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参班僚薄谴奔逐篦帘兵曹亳丘子不便道逋臣草团瓢嘲摈冲涤促膝谈心订货动气杜塞風俊福谦附生虫股分函隐横了心黄陆话私秽人虎丘郊使矜束几望狼突鸱张烂柯山老鸡头六经卖风情磨鈆牟取亩钟跑凌鞋匹植企而望归倾荡晴暾戚畹衽席无辩折步树蜂嗣王悚敬琐族调百戯蜩沸剔挑退场退任王安石望空捉影蛙渚文竿香荃相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