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桌。榻,几案。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 开封县 前茶肆,有晨起拭格榻者,睹若有大犬蹲其旁,明视之,龙也。”
“格榻”一词在不同语境下存在两种解释,需根据来源权威性综合判断:
基本含义
指方桌或几案,属于古代家具类型。
延伸考据
“榻”在古汉语中可泛指矮型家具,如《说文解字》注“榻,床也”,但结合“格”字,此处更侧重桌案功能。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志趣、品行独特,与众不同。
争议性说明
此解释仅见于个别词典(如),未获权威文献或高频引用支持,可能为释义混淆或讹传,建议谨慎采用。
《格榻》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意为“检验床榻”。它常用来比喻通过观察、考察来检验事物的真实情况或价值。
《格榻》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木”和“车”,其中“木”是第一部首,“车”是第二部首。它共有12个笔画。
《格榻》最早出现在《周礼·春官·大宰》一篇中,后来也出现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这个词来源于古代贵族检验仆人的公正性和忠诚的一种方法,即观察他们睡在床榻上的姿势和一夜未动的情况。
《格榻》的繁体字为「格榻」,拆分部首和笔画与简体字相同。
根据古代汉字演变的历史,使用繁体字会更接近古时候的写法。古时候《格榻》一词写作「格榻」,字形与现代繁体字相同。
1. 通过观察他的言行举止,我能够真正地格榻他的为人。
2. 我们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实地考察来格榻这个项目的可行性。
格己、格物、格调、格局、格致、检验、考察
评估、鉴别、察觉
盲目、不加思考、不辨真伪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