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举的意思、道举的详细解释
道举的解释
以道家学说课试取士。始于 唐玄宗 开元 二十九年。 唐 高彦休 《高阙史·太清宫玉石像》:“ 明皇 朝,崇尚 元元圣主 之教,故以道举入仕者,岁岁有之。” 唐 钱起 有《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诗。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有道举, 元宗 时 开元 二十九年,始置崇元学,习《老子》、《庄子》、《文子》、《列子》,亦曰道举。”
词语分解
- 道的解释 道 à 路,方向,途径:道路。铁道。志同道合。 指法则、规律: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道学。传道。修道。 方法,办法,技术:门道。医道。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
- 举的解释 举 (舉) ǔ 向上抬,向上托:举头。举手。举重。举棋不定。 动作行为:举止。轻而易举。 发起,兴办:举义。举办。创举。 提出:举要。举例。 推选,推荐:推举。荐举。 全:举国。举世。举家。 古代指科
网络扩展解释
道举是唐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特殊科目,以道家经典为考试内容,选拔通晓道家学说的人才。以下是详细解释:
1.起源与背景
- 道举始设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是唐代帝王推崇道教思想的体现。当时设立崇玄馆(后改称崇玄学)和道学校,专门教授《老子》《庄子》《文子》《列子》等道家经典。
2.考试内容与形式
- 考试内容:以《老子》《庄子》《文子》《列子》四部道家著作为核心,考生需精通其义理。
- 考试形式:仿照科举中的“明经科”,采用帖经(填空)、问义(释义)等方式考核。
3.及第待遇
- 通过道举考试者称为“道学举士”,可入仕为官,与进士、明经等科并行。例如唐代诗人钱起曾作《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反映道举士人入仕现象。
4.历史评价
- 道举是唐代“三教并重”政策的产物,虽存续时间较短,但体现了道教在官方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清代学者顾炎武在《菰中随笔》中也记载了其设立背景。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权威历史文献或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道举(dào jǔ)是一个汉字词语,拆分部首是 “辶” 和 “举”,总共有9个笔画。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汉字演变过程中,最早的书写形式是象形字,表示“举起”的动作。在繁体字中,道举的写法保持不变。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道举这个词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由于书写形式的变迁,有些许差异。然而,道举这个词在古代的例句中并没有留存下来。
组词方面,道举可以与其他词汇组合使用,形成新的词语,例如:“道德”、“举动”等。近义词方面,可以考虑使用“提起”、“抬举”等词语进行替换。而反义词方面,可以使用“放下”、“抛弃”等词语表达相反的意思。
希望以上回答能帮到您!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百无一成白绁把脉巴谩八相筚路褴褛不滔缠绕痴云从头到尾丛猥大错大节打勘吨公里趸售多应分享附下罔上抚运管道系统关徼挂拍姽嫿鼓乱韩冯哗沸黄带子惠函箭竿久束湿薪卷娄狂贱乐全砺世磨钝緑雾麦垅明沟难保魄魄嵰山钦赃七夕钱群丛曲逆去失三龙骚词设隘世议素描逃汇通练团体武经七书下厨湘灵香扑扑小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