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遣斥的意思、遣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遣斥的解释

犹斥逐。《后汉书·独行传·李充》:“此妇无状,而教 充 离间母兄,罪合遣斥。” 唐 康骈 《剧谈录·李朱崖知白令公》:“既负吹嘘之际,甘从遣斥之罪。” 明 张居正 《荆门州题名记》:“少不如意,即被遣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遣斥"是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复合词,需结合单字本义和古汉语语用规律进行解释。《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中,"遣"的本义为"派送、排除",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斥"在《说文解字》中释为"却屋也",段玉裁注引申为"驱逐",如《汉书·武帝纪》"斥地远境"即指开拓疆域。两字组合构成同义复词,特指古代官员因罪遭贬谪流放的行为,如《资治通鉴·唐纪》载"李林甫遣斥忠良",即用此意。

该词的语义发展脉络可从《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得到佐证:唐宋时期"遣斥"多用于公文奏章,既包含行政处分中的官职罢免,又蕴含道德层面的否定评价。明清小说中偶见其活用为心理描写,如《醒世姻缘传》第四十二回"心中遣斥其非",此时词义已从具体行政行为扩展至抽象的心理排斥。现代汉语中该词逐渐式微,主要保留在历史文献研究中。

构词法角度可参考《现代汉语词汇学》(符淮青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对并列式复合词的分析规律。"遣""斥"同属"排除"语义场,符合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构成双音词的能产性特征,这种构词方式在《世说新语》《颜氏家训》等中古文献中尤为常见。

网络扩展解释

“遣斥”是一个汉语词语,具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一、基本含义与解释

  1. 指责、斥责
    指对他人的错误、过失或不当行为进行严厉批评和责备,强调道德层面的否定。常见于书面语境,如古代文献或正式表达中。例如:“其言行失当,遭众人遣斥”。

  2. 斥逐、驱逐
    指因过错或违背规范而被放逐、驱逐的行为,常见于历史或政治语境。例如《后汉书·独行传》记载:“此妇无状,罪合遣斥”(因教唆离间亲属而被驱逐)。


二、使用场景与例句


三、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后汉书》等古籍或权威词典(如沪江在线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俾倪尘市愁红惨緑绌塞疵诟寸地尺天达济丹甍登路电炬断念断碎飞转高蹶管乐器海流好合好似合祭鸿豹虹丹火蚕糊涂虫减损接茶节丧救息鍊力撩斗六界鸾坡履舃交错明喆浅知秦衡乞索人们乳领襦缊萨克管神龙马壮市称时干诗轴説艺嗣法斯褕通澈同光通观全局图乙外羡伪本谓何卧底侮折衔鳞谐俪缬纹躧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