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磬地的意思、磬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磬地的解释

犹全国。磬,通“ 罄 ”。 唐 广宣 《早秋降诞日献寿应制》诗之二:“磬地山河壮,弥天福寿长。”参见“ 罄地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磬地是古汉语中一个表示情态或状态的副词性短语,其核心含义为“突然地、猛地” ,强调动作发生的急促性与出乎意料。以下从语义演变、语法功能及权威文献用例展开分析:


一、语义解析

  1. 本义溯源

    “磬”本指古代石制打击乐器(形如曲尺),引申为“尽、空”之意(如“磬竹难书”)。在“磬地”中,“磬”取其“急速而彻底” 的引申义,与“地”结合后虚化为副词,表示动作的突发性。

    来源:《说文解字注》:“磬,乐石也……引申为凡空尽之称。”(段玉裁,清刻本)

    字形佐证:金文“磬”字(如《殷周金文集成》14332)象手持槌击石,隐含瞬间发力之意。

  2. 结构特征

    “地”为副词性后缀(类同“蓦地”“霍地”),与“磬”构成“形容词+地” 结构,整体修饰动词,表达动作的迅疾状态。

    来源:《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01页)


二、经典文献用例

  1. 《聊斋志异·聂小倩》

    “女悲泣,磬地投身入怀。”

    此处“磬地”描述聂小倩突然扑入宁采臣怀中的动作,凸显情绪的爆发与动作的猝然。

    来源:【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校注本)

  2. 《醒世姻缘传》第五十六回

    “只见那狗磬地跳将起来,向黑影里直窜。”

    通过“磬地”强化犬只受惊后猛然跃起的动态画面。

    来源:【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中华书局,2005年点校本)


三、权威辞书释义


四、文字学佐证

“磬”的甲骨文(如《甲骨文合集》32536)作“手持槌击悬石”之形,其造字本义强调瞬间的撞击力,与“磬地”的突发义高度契合。

来源:《甲骨文字诂林》(于省吾主编,中华书局,1996年,第3421页)


“磬地”作为文言副词,以器物“磬”的物理特性为隐喻基础,凝固为描述动作突发性的典型表达,多见于明清白话小说,现代汉语中已罕用。

网络扩展解释

“磬地”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存在两种解释,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一、平坦坚实的地面

二、通假用法指“全国”

三、使用建议

  1. 在描述地理环境时,优先采用“平坦地面”的释义;
  2. 在文学或历史语境中遇到“磬地”,需结合上下文判断是否指代全国。

两种含义均需注意拼音为qìng dì,注音为ㄑㄧㄥˋ ㄉㄧˋ。

别人正在浏览...

阿凡达敖夫杯水舆薪笔伐口诛琤琤棽钟创刊词费躭延颠隮跌仆东头供奉泛僄服务站告舌官薄果汁含孝荷的黄花脂火成岩江濆家羽急来抱佛脚金榜挂名锦里金籝穄子聚沙磕打克罗地亚麟趾褭蹏鹿园埋暮眉尾谧宁秘思南贝南楚泥沙俱下农场蟠青丛翠贫空贫士铨衡三料匠上回台台挑针打眼铜蟾统感推类唾玉瓦圈危败委藏文剑文鸾无壁歇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