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金縢功的意思、金縢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金縢功的解释

《书·金縢》:“ 武王 有疾, 周公 作《金縢》。” 孔颖达 疏:“ 武王 有疾, 周公 作策书告神,请代 武王 死。事毕,纳书於金縢之匱。”后因以“金縢功”为忠心事君之典。 三国 魏 曹植 《怨歌行》:“ 周公 佐 成王 ,金縢功不刊。”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金縢功”一词源自中国古代典籍《尚书·金縢》,原指周公旦为周王朝稳定政局、辅佐成王所建立的功绩。《汉语大词典》将其解释为“以金匮封存的功勋”,特指因忠诚而受到历史铭记的重大贡献。该典故的核心情节载于《尚书·金縢》篇:周武王病重时,周公将愿代兄赴死的祷文藏于金縢(金属封缄的匣子),后成王启匮得书,方知周公之忠。

从语义结构分析,“金縢”作为限定成分,既指保存重要文献的金属封匣,又隐喻功勋的珍贵性与历史真实性;“功”则强调政治功绩的实质内容。汉代经学家郑玄注疏时指出:“金縢之匮,藏策之匮也”,说明该词包含文献保存与功绩传世的双重意涵。

在历代文献中,“金縢功”多用于称颂宰辅重臣的匡扶社稷之功,如《全唐文》载柳宗元《沛国汉原庙铭》即用此典赞萧何功业。现代《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特别指出,该典故已成为中华文化中“忠贞不渝”的象征符号。

网络扩展解释

“金縢功”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

一、主要含义(源自《尚书》典故)

  1. 历史典故
    出自《尚书·金縢》篇,记载周武王病重时,周公写祷文祈求代武王而死,后将祷文封存于金属匣(金縢)中。武王去世后,周公辅佐成王,因流言避祸,后成王开启金縢匣得知真相,感念其忠心。
    因此,“金縢功”引申为忠心事君的典范,如三国曹植《怨歌行》中“周公佐成王,金縢功不刊”即用此典。

  2. 发音与结构

    • 拼音:jīn téng gōng(部分资料标注为jīn tóng gōng,但主流为“téng”)。
    • 词源:“金縢”指金属封缄的匣子,“功”指功绩或事迹。

二、其他解释(武术技法)

少数资料提到其为古代武术技法,指用金属绳索束缚对手使其无法行动,后比喻使人束手无策的状态。但此说法未见于经典文献,可能是现代引申或特定语境下的用法。


三、关联词汇

建议:若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优先采用《尚书》典故;若涉及武术或比喻,需结合上下文进一步确认。

别人正在浏览...

阿耳忒弥斯碍眼拔丝闭锢碧筳不经之谈不问三七二十一秤长侈媻触诊丹气倒霉德范底梁敌视低睡妒嗔方计分泌丐祠归妹归云海说神聊怀邪见性成佛脚力节调悸慑砍伐卡诺袴袜来书满天打油飞米果难属内熊女职平封扑膘切敕轻辌髯须主簿三牲五鼎赡济神彩省放生花妙笔诗星鼠穴寻羊肃慎摊软贪汙狼藉慆耳铜镪亡泯物理学家物器显宦险徵西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