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遯鸣高的意思、肥遯鸣高的详细解释
肥遯鸣高的解释
退隐避世,自鸣清高。《老残游记》第六回:“昨儿听先生鄙薄那肥遯鸣高的人,説道:‘天地生才有限,不宜妄自菲薄。’”
词语分解
- 肥遯的解释 《易·遯》:“上九,肥遯,无不利。” 孔颖达 疏:“ 子夏 传曰:‘肥,饶裕也。’……上九最在外极,无应於内,心无疑顾,是遯之最优,故曰肥遯。”后因称退隐为“肥遯”。《三国志·蜀志·许靖等传论》:“
- 鸣高的解释 自鸣清高。 清 袁枚 《答两江制府尹公书》:“ 枚 已申明情节,由 江宁 转报,此实乌鸟私情,退而求息,并非膏肓泉石,借此鸣高。”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 陈亦韩 ﹞归里后,著书设教,
专业解析
"肥遯鸣高"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典籍的成语,现多写作"飞遁鸣高"或"肥遁鸣高",其含义丰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 字义分解与核心含义
- 肥遯 (féi dùn):
- "肥":此处通"飞",意为迅速离去、高飞远走,引申为隐退、逃避。
- "遯":古同"遁",意为逃避、隐退。《周易》中有"遯卦",象征退避。
- 合义:"肥遯"指远离尘世喧嚣,退隐山林,过逍遥自在的隐逸生活。语出《周易·遯卦》:"上九,肥遯,无不利。"意指高飞远退,无所不利。
- 鸣高 (míng gāo):
- "鸣":本指鸟兽叫,引申为发声、表达、宣扬。
- "高":指高尚、清高、超脱。
- 合义:"鸣高"指以言语或行为来标榜、宣扬自己的清高脱俗、不慕名利。
- 整体含义:
- 本义:指隐士远离世俗,避世隐居,并以此行为或言论来标榜自己的清高志趣。
- 引申义/常用义:形容人故作清高姿态,自命不凡,脱离实际,有时带有贬义,暗指其行为有自我标榜、不切实际之嫌。
二、 典籍出处与演变
- 该成语的雏形可追溯至《周易·遯卦》的"肥遯"。《后汉书·逸民传序》在描述隐逸之风时提到:"扬雄曰:'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言其违患之远矣… 蝉蜕嚣埃之中,自致寰区之外,异夫饰智巧以逐浮利者乎!虽硁硁有类沽名者,然而蝉蜕泥滓之中,鸣高乎陵云之上,洁己清操,千载而闻者,班班可纪。" 这里将隐逸者的高洁与"鸣高"联系起来。
- 后世逐渐将"肥遁"(飞遁)与"鸣高"合用,形成固定成语,如清代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中批评某些清官:"此辈… 自己鸣高,视钱如命,肥遁自甘。" 此处的用法已带有明显的批评意味。
三、 用法与语境
- 中性或褒义:在描述真正的隐士时,可指其高洁的志向和超脱的行为。例如:"古之贤者,肥遯鸣高,不求闻达于诸侯。"(形容真正的隐逸)
- 贬义:更常用于形容那些并非真心隐逸,或脱离实际、自命清高、言行不一的人。例如:"他不过是肥遯鸣高,博取虚名罢了。"(批评故作姿态)
参考资料来源:
- 《周易·遯卦》 (核心出处):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周易》 https://ctext.org/book-of-changes (可查"遯卦"上九爻辞)
- 《汉语大词典》 (释义参考):汉典 "肥遯鸣高" 词条 https://www.zdic.net/hans/肥遯鸣高
- 《辞源》 (释义与演变参考):商务印书馆《辞源》(第三版)相关条目。
- 《后汉书·逸民传序》 (早期关联文献):国学网 《后汉书》全文 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hhsu/hhsu_ml.htm (可查卷八十三 逸民列传序)
网络扩展解释
“肥遯鸣高”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 含义:指退隐避世,自命清高,常含贬义。
- 注音:féi dùn míng gāo,简拼为“fdmg”。
出处与用法
- 出处:出自清代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原文提到“鄙薄那肥遯鸣高的人”,强调对这类行为的批评。
- 用法:作定语,多用于描述表面清高、实则逃避现实的人。
示例与语境
- 例句:如“他决定肥遯鸣高,远离世俗纷争”(虚构示例)。
- 语境:常用于文学或口语中,暗含对消极避世态度的不认同。
结构与延伸
- 结构:联合式成语,四字结构。
- 近义:可与“自命清高”“避世离俗”等词类比,但更强调退隐与自我标榜的结合。
该成语通过“退隐”与“自鸣清高”的对比,批判了消极避世却标榜高尚的行为,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贬义色彩。
别人正在浏览...
宝陀岩草诏崇险辞托大风子道日顿迟顿踬惰媮遏勃二门封发硌蹴格高意远公昆弟供攀贯洞沽酒孤山韩愈合金钢和颜说色火名轿杠椒丘嘉与饥乏缉和机警老嬷嬷两河流域凉面刘三妹六岁穰,六岁旱龙火衣甪直没骨头苗胤明妆弭宁磨子南讹前坟迁莺乞寒泼胡清放请会屈揖色谱失却丝竹会逃遁天隅讬陀侮弄纤维板校脩些少西郭戏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