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迁莺的意思、迁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迁莺的解释

亦作“ 迁鸎 ”。 1.谓黄莺飞升移居高树。 南朝 陈 阳慎 《从驾祀麓山庙》诗:“櫩巢始入燕,轩树已迁鶯。” 唐 李商隐 《思归》诗:“旧居连上苑,时节正迁鶯。”

(2).指迁升飞翔的黄莺。 唐 王维 《白鹦鹉赋》:“深笼久闭,乔木长违,儻见借其羽翼,与迁鶯而共飞。” 宋 陈造 《闲居》诗之一:“红糝紫蕤今次第,迁鶯来燕费商量。”

(3).喻登第。 唐 李商隐 《喜舍弟羲叟及第上礼部魏公》诗:“朝满迁鶯侣,门多吐凤才。”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今谓进士登第为迁鸎者久矣,盖自《毛诗·伐木篇》。” 宋 王禹偁 《商州进士张齐说将赴春闱再赋一章用伸赠别》:“七牓御前搜俊造, 商州 终未识迁鶯。”

(4).喻升官。 唐 苏味道 《使岭南闻崔马二御史并拜台郎》诗:“振鷺齐飞日,迁鶯远听闻。” 唐 骆宾王 《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诗之三:“客有迁鸎处,人无结駟来。” 唐 李邃 《卢夫人崔氏墓志》:“﹝ 李邃 ﹞沉困名场垂二十载,无路迁鸎,终随退鶂。” 清 唐孙华 《同年杨昆涛侍御挽诗》之一:“近得迁鶯信,俄占止鵩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迁莺”是汉语中具有双重文化内涵的古典词汇,其释义可从自然现象与社会寓意两个层面解析。

一、本义:黄莺的迁徙

“迁莺”字面指黄莺(黄鹂鸟)随季节变化而迁移的现象。这种自然意象常见于古代诗文,如唐代王维《听百舌鸟》中“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虽未直用“迁莺”,但生动描绘了春鸟啼鸣的景象,侧面印证莺类活动与季节迁徙的关联。

二、引申义:仕途升迁与境遇改善

该词在传统文化中更重要的含义是比喻人的地位提升或境遇转佳,典出《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汉代郑玄笺注强调“莺鸟升迁”象征“人往高处”,后衍生出“迁莺出谷”“莺迁”等固定表达,特指科举登第或官职晋升。如清代徐松《登科记考》记载唐代进士及第者雅称“迁莺客”。

三、文化应用实例

  1. 科举制度:北宋《广卓异记》载新科进士宴席称“迁莺宴”,体现该词与功名的绑定关系。
  2. 建筑装饰:故宫符望阁檐角“莺啼”彩画,以迁莺意象隐喻皇权更迭与国运昌隆。

该词的语义演变印证了汉语“以物喻人”的造词特点,其双重释义在《汉语大词典》《辞源》等工具书中均有收录,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符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扩展解释

“迁莺”是一个汉语典故词汇,其含义可从本义和引申义两个层面解析,具体如下:

一、本义

  1. 黄莺飞升移居高树
    原指黄莺从低处飞至高树栖息,如南朝陈阳慎《从驾祀麓山庙》诗提到“轩树已迁鶯”。唐代李商隐《思归》诗中“时节正迁鶯”也沿用此意。

二、引申义

  1. 喻登科及第
    因黄莺高飞象征地位提升,古人以此比喻科举考试中举或进士及第。例如李商隐《喜舍弟羲叟及第》中“朝满迁鶯侣”即指登第的学子。

  2. 喻官职升迁
    进一步引申为仕途晋升,如《诗经·小雅·伐木》中“伐木丁丁,鸟鸣嘤嘤”的意象被后世用来暗指官场升迁。

三、出处与文学应用

该词最早源自《诗经·小雅·伐木》,唐代诗人王维、李商隐等常借“迁莺”表达对功名或际遇的期许,如王维《白鹦鹉赋》中“与迁鶯而共飞”。


提示:若需查看更多诗句用例或历史演变,可参考汉典、古诗文网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阿好白邓邓暴察葆就昺焕宾馆哺啜乘疑可间疢如疾首捶胸村寺大姐姐道廕點菜丁奚地轴冻肉番部风搐丰功伟烈丰饍芬郁敷演贵识宏恉换羊书简躁精娴金毛禁蘌酒醪拘缚拘刷开緑灯坤枢聊斋志异论笃眉峰缅思墨旨耐可南革南阳佳气农业生产朴散谦洽气氛清册秦客汽油机弃逐受动数黑论黄苔脯跳戏抟食雺墨下得去下陵上替稀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