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失却的意思、失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失却的解释

[lose]失去

失却了一切记忆

详细解释

失掉。 唐 王建 《失钗怨》诗:“贫女铜釵惜於玉,失却来寻三日哭。” 清 李渔 《玉搔头·抗节》:“只是一件,从来替妇人写像的,多要添饰风姿,反失却本来面目。” 吴组缃 《山洪》三五:“说敌兵都穿的皮鞋,连日走山路,脚板起泡溃烂,多数寸步难移,失却了斗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失却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动词,其核心含义指失去、丢掉原本拥有或应该存在的事物或状态。以下从词典释义、词源结构、近义辨析及使用场景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解释:


一、基础释义

指失去、丢掉 某物或某种状态,强调因疏忽、意外或不可抗力导致原有事物的缺失。

例句参考:

“他因一时冲动,失却了晋升的机会。” —— 鲁迅《彷徨》

“这场大雨,使队伍失却了追击的最佳时机。” —— 军事纪实文学《长征》


二、词源与结构分析

  1. “失”:

    本义为“遗失、错过”,《说文解字》释为“纵也”,指失控导致的丢失(来源: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版)。

  2. “却”:

    古义含“退却、去除”之意,此处作助词强化“失”的动作结果,构成补充式复合词(来源:王力《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合成词特征:

    “失”为核心语义,“却”增强动作完成性,整体带有被动性 和不可逆性。


三、近义词辨析

词语 差异点 典型场景
失去 通用词,口语/书面皆可用 失去信心、失去联系
丢失 侧重具体物品的遗失 丢失钱包、证件
失却 书面化,隐含惋惜或重大后果 失却良机、失却本心

四、使用场景与文学性

多用于表达抽象事物 的丧失,含较强情感色彩:

  1. 机遇类:失却先机、失却良缘
  2. 精神类:失却初心、失却尊严
  3. 状态类:失却平衡、失却联系

权威文献佐证: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失却信仰。” —— 巴金《随想录》(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巴金全集》第16卷)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2016:P.1178.
  2. 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P.739.
  3. 王力等.《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2014:P.1321.
  4. 巴金.《随想录》.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P.89.

网络扩展解释

“失却”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析:

一、基本含义

“失却”指失去、丧失某物或某种状态,强调失去的结果及影响。例如:“失却了一切记忆”“失却斗志”等。


二、详细解释

  1. 词源与结构
    由动词“失”和动宾词“却”组成,属动宾结构成语。
    “却”本义为“退”或“去掉”,如“退却”“盛情难却”,此处引申为“丧失”。

  2. 应用场景

    • 物质层面:失去具体事物(如“铜钗失却”)。
    • 抽象层面:丧失情感、状态或机会(如“失却信心”“失却斗志”)。
    • 艺术与记忆:指失去本真或记忆(如“失却本来面目”“失却记忆”)。

三、用法与示例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五、总结

“失却”多用于书面语,涵盖物质与抽象层面的失去,需结合语境使用。其权威解释可参考《汉典》及文学经典例句。

别人正在浏览...

鼇头白额侯百镒柏舟变咎不習水土财择倡明差忒称功诵德诞保旦暮地物趸批独占鼇头风尘肮脏桴鼓相应格鲁吉亚人耕藉公寝官贼汉档房澔澔痕沫皇翼讲购缉麻霁媚鲸涛鼍浪袀睟惧怕铐镣来者勿拒龙蟠虎绕马蕲南川逆证泼水难收清浊荣昌孺年三人行必有我师神殿摄氏度市区水衡死心踏地太后添寿跳嬉土古托配婉悦五供儿下马席闲壤先意承志献殷勤效地小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