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遯鳴高的意思、肥遯鳴高的詳細解釋
肥遯鳴高的解釋
退隱避世,自鳴清高。《老殘遊記》第六回:“昨兒聽先生鄙薄那肥遯鳴高的人,説道:‘天地生才有限,不宜妄自菲薄。’”
詞語分解
- 肥遯的解釋 《易·遯》:“上九,肥遯,無不利。” 孔穎達 疏:“ 子夏 傳曰:‘肥,饒裕也。’……上九最在外極,無應於内,心無疑顧,是遯之最優,故曰肥遯。”後因稱退隱為“肥遯”。《三國志·蜀志·許靖等傳論》:“
- 鳴高的解釋 自鳴清高。 清 袁枚 《答兩江制府尹公書》:“ 枚 已申明情節,由 江甯 轉報,此實烏鳥私情,退而求息,并非膏肓泉石,借此鳴高。”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三:“﹝ 陳亦韓 ﹞歸裡後,著書設教,
專業解析
"肥遯鳴高"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典籍的成語,現多寫作"飛遁鳴高"或"肥遁鳴高",其含義豐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 字義分解與核心含義
- 肥遯 (féi dùn):
- "肥":此處通"飛",意為迅速離去、高飛遠走,引申為隱退、逃避。
- "遯":古同"遁",意為逃避、隱退。《周易》中有"遯卦",象征退避。
- 合義:"肥遯"指遠離塵世喧嚣,退隱山林,過逍遙自在的隱逸生活。語出《周易·遯卦》:"上九,肥遯,無不利。"意指高飛遠退,無所不利。
- 鳴高 (míng gāo):
- "鳴":本指鳥獸叫,引申為發聲、表達、宣揚。
- "高":指高尚、清高、超脫。
- 合義:"鳴高"指以言語或行為來标榜、宣揚自己的清高脫俗、不慕名利。
- 整體含義:
- 本義:指隱士遠離世俗,避世隱居,并以此行為或言論來标榜自己的清高志趣。
- 引申義/常用義:形容人故作清高姿态,自命不凡,脫離實際,有時帶有貶義,暗指其行為有自我标榜、不切實際之嫌。
二、 典籍出處與演變
- 該成語的雛形可追溯至《周易·遯卦》的"肥遯"。《後漢書·逸民傳序》在描述隱逸之風時提到:"揚雄曰:'鴻飛冥冥,弋人何篡焉。'言其違患之遠矣… 蟬蛻嚣埃之中,自緻寰區之外,異夫飾智巧以逐浮利者乎!雖硁硁有類沽名者,然而蟬蛻泥滓之中,鳴高乎陵雲之上,潔己清操,千載而聞者,班班可紀。" 這裡将隱逸者的高潔與"鳴高"聯繫起來。
- 後世逐漸将"肥遁"(飛遁)與"鳴高"合用,形成固定成語,如清代劉鹗《老殘遊記》第六回中批評某些清官:"此輩… 自己鳴高,視錢如命,肥遁自甘。" 此處的用法已帶有明顯的批評意味。
三、 用法與語境
- 中性或褒義:在描述真正的隱士時,可指其高潔的志向和超脫的行為。例如:"古之賢者,肥遯鳴高,不求聞達于諸侯。"(形容真正的隱逸)
- 貶義:更常用于形容那些并非真心隱逸,或脫離實際、自命清高、言行不一的人。例如:"他不過是肥遯鳴高,博取虛名罷了。"(批評故作姿态)
參考資料來源:
- 《周易·遯卦》 (核心出處):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周易》 https://ctext.org/book-of-changes (可查"遯卦"上九爻辭)
- 《漢語大詞典》 (釋義參考):漢典 "肥遯鳴高" 詞條 https://www.zdic.net/hans/肥遯鳴高
- 《辭源》 (釋義與演變參考):商務印書館《辭源》(第三版)相關條目。
- 《後漢書·逸民傳序》 (早期關聯文獻):國學網 《後漢書》全文 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hhsu/hhsu_ml.htm (可查卷八十三 逸民列傳序)
網絡擴展解釋
“肥遯鳴高”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 含義:指退隱避世,自命清高,常含貶義。
- 注音:féi dùn míng gāo,簡拼為“fdmg”。
出處與用法
- 出處:出自清代劉鹗《老殘遊記》第六回,原文提到“鄙薄那肥遯鳴高的人”,強調對這類行為的批評。
- 用法:作定語,多用于描述表面清高、實則逃避現實的人。
示例與語境
- 例句:如“他決定肥遯鳴高,遠離世俗紛争”(虛構示例)。
- 語境:常用于文學或口語中,暗含對消極避世态度的不認同。
結構與延伸
- 結構:聯合式成語,四字結構。
- 近義:可與“自命清高”“避世離俗”等詞類比,但更強調退隱與自我标榜的結合。
該成語通過“退隱”與“自鳴清高”的對比,批判了消極避世卻标榜高尚的行為,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貶義色彩。
别人正在浏覽...
隘狹八戎不多簿籍攙行奪市沉湎,沉湎于晨夕電磁竈雕坊坻頹頓足搥胸凡爾丁放頓富家翁服善敢隻是貢官悍頑韓愈混稱寄居稽括驚聒精能圈養爵钗覺心鈞容班堪堪連廊淩節棉毛毯蔑污名高墨黥那落迦杷梳烹分品狀強蠻器具诠揀全衆區明曲匝喪權辱國三章法商敵射人師束帛加璧樹簇太阿天開圖畫調理陰陽跳繩剔犀同枕蚊母鳥閑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