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洞宫的意思、洞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洞宫的解释

(1).传说 战国 燕昭王 得洞光之珠饰于宫中, 王母 三降其地,此宫因以称“洞宫”。参阅 明 杨慎 《升庵诗话·洞宫》

(2).仙人居住的山洞。后作道院的别称。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卷十一:“﹝ 左元放 ﹞周旋洞宫之内经年,宫室结构方圆整肃。” 唐 章八元 《天台道中示同行》诗:“八重巖崿叠晴空,九色烟霞遶洞宫。”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洞宫”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词语,尤其在道教文化和中国古典文献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释:

  1. 道教仙宫或仙境:

    • 核心含义: 这是“洞宫”最主要、最核心的意思。它指道教传说中位于名山洞穴之中的神仙宫殿或仙境。这些洞宫通常被认为是连接人间与仙界的特殊空间,是神仙居住、修炼的场所。
    • 文化背景: 道教有“洞天福地”之说,将天下名山胜境划分为若干洞天福地,认为其中隐藏着通达天界的仙宫。“洞宫”即指这些洞天福地中的宫殿。例如,《云笈七签》等道教典籍中常提及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其中就有众多“洞宫”。
    • 象征意义: 它象征着神秘、超脱凡尘、长生不死的理想境界。来源:道教经典《云笈七签》卷二十七《洞天福地部》(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557046)(此链接指向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云笈七签》相关章节)。
  2. 指代道观或道教宫观:

    • 引申含义: 由于“洞宫”本指神仙居所,后世有时也用来尊称或代指人间修建的道教宫观、庙宇。这些场所被认为是模仿仙境、供奉神灵、道士修行的圣地。
    • 使用语境: 这种用法多见于古代诗文或描述道教建筑的文献中,带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和尊崇意味。来源: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http://hd.cnki.net/kxhd/)。(权威词典释义参考
  3. 幽深华美的宫殿(泛指):

    • 文学描绘: 在更广泛的文学语境中,“洞宫”有时也用来形容建造在山洞中或幽深之处的、富丽堂皇的宫殿,不一定特指道教仙境。这侧重于描绘其位置之幽深隐秘和建筑之华美。
    • 诗词例证: 古代诗词中常有此类描绘,用以营造神秘、幽邃或奢华的意境。来源:历代诗词歌赋中对宫殿的描绘,如唐代诗人作品。

“洞宫”一词,根植于道教的神仙信仰和洞天福地观念,最核心的含义是指道教传说中位于名山洞穴内的神仙宫殿或仙境,是超脱凡尘、长生久视的象征。其次,它可引申为对人间道教宫观的尊称。在更广泛的文学语境中,它也可泛指建造于幽深之处的华美宫殿。其核心意蕴始终与“洞”(幽深、通达)和“宫”(神圣居所)二字紧密相连,指向一种隐秘、神圣、超凡的空间。

网络扩展解释

“洞宫”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综合多个来源信息整理如下:

一、历史传说中的宫殿

传说战国时期,燕昭王获得名为“洞光之珠”的宝物,并将其装饰在宫中。因西王母曾三次降临此地,故称此宫殿为“洞宫”。这一说法在明代杨慎的《升庵诗话·洞宫》中有记载,成为该词最早的典故来源。

二、道教文化中的场所

  1. 仙人居所:指仙人居住的山洞,带有神话色彩。
  2. 道院别称:唐代起,“洞宫”逐渐演变为道士修行场所的代称。例如唐代诗人章八元在《天台道中示同行》中写道:“九色烟霞遶洞宫”,即描绘道院景象。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或地理信息,可参考《升庵诗话》、唐代诗词集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阿昧安富恤穷榜帖搬指报话机报喜不报忧编简辨悟熚熚不羁之民撤帘断壁残垣独松关恶知识翻駡贩弄凡驽嘎七马八个中躬览寡过贯习孤戍呵斥环钻洄澓护将火官狐裘简亮交徧交敌继尘极愤近署棘翳絶脉坑爹怜鉴瑁湖马秋濛雨耐旱贫丁潜濡默被虬须客企足而待柔淑汝帖水槛掏摝贴耳铁番竿王境晩田下调下九流险德先妾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