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濛雨的意思、濛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濛雨的解释

毛毛细雨。 唐 宋之问 《温泉庄卧病寄杨七炯》诗:“是日濛雨晴,返景入巖谷。” 清 黄遵宪 《感怀呈樵野尚书丈》诗:“东居三年濛雨零,於今忽作闭口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濛雨,汉语词汇,特指细密如雾的小雨,强调雨势轻柔、连绵而朦胧的视觉与感官特征。以下从权威辞书及文献角度进行解释:


一、基本释义

濛雨(méng yǔ)指细雨、毛毛雨,形容雨丝细密迷蒙、轻柔飘散的状态。


二、字形与字义溯源

  1. “濛”的本义:

    “濛”从水(氵),蒙声,本义与水流、雨雾相关。《说文解字》未直接收录“濛”,但“蒙”有“覆盖、遮蔽”义,引申为视线不清。“濛”后起专指细雨迷蒙之态,如《玉篇·水部》:“濛,微雨貌。”

  2. “雨”的意象:

    雨在古汉语中常按形态分类(如霖、霂、霡霂),“濛雨”属微雨范畴,区别于“暴雨”“骤雨”。


三、文学与典籍用例

  1. 古典诗词中的意境:
    • 杜甫《曲江对雨》:“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虽未直用“濛雨”,但“著雨”暗合濛雨润物无声之景。
    • 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细雨”即濛雨,烘托出空濛苍茫的诗意。
  2. 近现代作品:

    朱自清散文常以“蒙蒙细雨”描绘江南雨景(如《荷塘月色》),延续“濛雨”的审美传统。


四、权威文献参考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895页。
  2. 《辞海》(第六版彩图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第1523页。
  3.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第6卷第51页。
  4. 《玉篇》(宋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卷十九·水部。

(注:因古籍及专业辞书无直接在线链接,以上来源标注纸质权威版本,供读者查证。)

网络扩展解释

“濛雨”是汉语词汇,指毛毛细雨,形容雨势细小、密集的状态。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二、字源与演变


三、现代用法


四、注意

如需进一步考证古籍或方言用法,可参考《说文解字》《汉语大词典》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白冬瓜白哗哗白朴白玉钩庇借菜人谗讟宠嬖佃客东扯西唠端醇敦尚督帅发倦负惭凫臇干剥剥耕战刮视听故垒鸿树滑轮灰汁婚币建茗基本路线积晦精绝疚歉稷禼翁拒绝军冲峻论靠拢牢护乐毅枣砻错卯金刀面红面緑面饰摩耶陌纸骈沓请勿荣贵戎曼宂溢伤负生意署摄死契苏中郎万户千门为渊敺鱼,为丛敺雀闲不容砺响洋显立鲜民西方净土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