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敌王所忾的意思、敌王所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敌王所忾的解释

谓把天子所痛恨的人作为自己的敌人而加以讨伐。《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愾,而献其功。” 杨伯峻 注:“王之所恨怒者,诸侯亦以之为仇敌而伐之。”《宋史·度宗纪》:“尔诸将尚迪果毅,一乃心力,各以其兵,敌王所愾。”参见“ 敌愾同仇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敌王所忾”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1. 释义
    指诸侯将天子(君主)所痛恨的人视为共同的敌人,并出兵讨伐。该词强调对君主意志的绝对服从和集体行动的一致性。

  2. 出处与典故
    源自《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杨伯峻注:“王之所恨怒者,诸侯亦以之为仇敌而伐之。”。此句描述周代分封制下,诸侯需响应天子号召讨伐其仇敌的政治义务。

  3. 结构与用法

    • 结构:动宾短语,含“敌”(对抗)、“王”(君主)、“所忾”(所痛恨的对象)三层含义。
    • 语境:多用于描述古代君臣关系或战争场景,强调政治忠诚。
  4. 近义与关联词

    • 近义:同仇敌忾(全体一致对抗敌人,但无特指“君主意志”的限定)。
    • 反义:自相残杀(内部争斗,与集体讨伐对立)。
  5. 示例与延伸
    如明代《宋史》中记载:“尔诸将尚迪果毅,一乃心力,各以其兵,敌王所忾。”,体现将领奉王命征战的场景。

提示:该成语现代使用较少,多见于历史文献或学术讨论。如需更完整出处解析,可参考《左传》原文及杨伯峻注本。

网络扩展解释二

敌王所忾(dí wáng suǒ k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这个词的意思是指敌对的国王或对抗国王所产生的愤怒或仇恨。 拆分部首和笔画: 敌(气+犬)→ 气(qì):引申为愤怒;犬(quǎn):犬科动物犬的简化形状。 王(王):表示国王或者王位的意思。 所(戈+肃)→ 戈(gē):兵器之一,象征战斗;肃(sù):引申为整齐、恭敬。 忾(忄+革)→ 忄(xīn):心的形状,引申为情绪;革(gé):引申为改变。 来源: 敌王所忾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文献《诗经》,是出自《小雅·大东》:“莫怨夫子,敌王所忾。” 繁体: 敵王所忾 古时候汉字写法: 敌王所忾在古代书写中并没有明确的变化,所以和现代字形相同。 例句: 他对敌方国王的所作所为感到愤怒,充满了敌王所忾的情绪。 组词: 敌对、敌国、国王、忿忾、忿怒 近义词: 愤怒、恨意、仇恨、怨恨 反义词: 友善、友爱、和平、和解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